偈颂十四首

偈颂十四首朗读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君不见烂柯仙,
一局知他几度年。
自出洞来谁作对,
未曾学手早赢先。

这位仙人是否曾被你见过,
一局棋局就能知晓他活了多少年。
自从他从洞穴中出来,
谁愿意与他对弈呢?
没有学过他的技巧,
他却能提前获胜。

高不高,玄不玄,
默然轻转不能言。
得失都卢无个事,
一时收拾华堂前。

他的修为是否高深莫测,
是否神秘晦涩,无法言表。
他默默地转动棋子,
不发一言。
无论输赢对他来说都是过眼烟云,
一切得失都不在乎,
只专注于整理华丽的堂前。

若人要问消息,
落落真风印碧天。

如果有人想要询问他的消息,
他总是从容不迫地回答,
他真实地展示着自然之风,
他的存在就像印在碧蓝天空上一样。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神秘的仙人,他以独特的棋艺和超然的态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不言不语,默默地下棋,却能在对局中胜出。诗中表现了他超然的境界和超凡的智慧。他对得失不计较,对外界的纷扰保持着淡泊的态度。诗人通过这位仙人的形象,表达了修行者超越尘世,以宁静和无为的心态面对世事的境界,传达了一种超脱凡尘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文人的写作手法,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仙人下棋的情景,诗人抒发了对超然境界和宁静心态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我修养和超凡境界的思想特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儒释道思想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七年四至此名堂,坐对斯民信悚煌。不改书生真面目,犹怀慈母旧心肠。

儿童渐忘春增长,父老相看岁健康。愧我去来踪靡定,漫言五载报循良。

()

不侍巾瓶侧,匆匆已十年。早知布毛意,何用草鞋钱。

夜雨谈诗坐,孤灯对榻眠。别来多少事,语罢欲潸然。

()

苍黄一夜出城门,白刃如霜日色昏。欲告家中卖黄犊,松江江上去招魂。

()

东皋荜门小小,记蓝生隐处。爱城曲、宛转笆篱,晨凫缓系曾许。

载画榼、沈家池馆,酒徒跋扈容龚五。又帆抽秋霁,苍鴚点点偏阻。

()

山居且喜远纷华,俯仰乾坤野兴赊。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年荣辱镜中花。

金樽潦倒春将暮,蕙径葳蕤日又斜。闻道五湖烟景好,何缘蓑笠钓汀沙。

()

云敛星疏净碧穹,月圆今夕正秋中。十分明照三垣彻,一片光含万象同。

樽泛金波凉滟滟,花浮玉露湿濛濛。恍疑夜半闻仙乐,满院香飘桂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