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落

樱花落朗读

《樱花落》

十日樱花作意开,
绕花岂惜日千回?
昨来风雨偏相厄,
谁向人天诉此哀?

忍见胡沙埋艳骨,
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
一寸春心早已灰。

中文译文:
在十日内,樱花愿意绽放,
围绕花朵,不惜日复一日地循环?
昨天的风雨特别不幸,
谁向人间或上天述说这悲哀?

忍受看到花瓣被尘沙掩埋,
不要让清澈的泪珠滴入深杯。
多情的回忆漫过他年,
一颗寸心早已灰烬无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樱花的凋零和人生的无奈。诗人以樱花为象征,通过描绘樱花开放十天后的凋落,表达了时光流转、生命的短暂和无法挽回的逝去。诗中提到樱花不惜日复一日地循环,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但这种美好终究会被时间的风雨所蹂躏。

诗中的“胡沙”一词,意指沙漠,象征着无情的时间和世间的变幻。诗人忍受看到樱花凋零被尘沙掩埋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痛心。他呼吁不要让清澈的泪珠滴入深杯,意味着不要将悲伤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和快乐。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也明白一切都已经过去,一颗寸心早已烟消云散,不再有春天的温暖和希望。整首诗意深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对逝去美好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遗憾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苏曼殊朗读
()

猜你喜欢

鸣亦依人,食亦依人,舞更态妍。溯来从沧海,青霄梦隔;

调经仙吏,碧眼绿牵。此日供粮,他年作骥,君亦何嫌琴棹间。

()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

山浅雨亦深,烟光暮如积。窅然清池上,暂与尘土隔。

倚杖玩浮沤,凭阑数归翼。无生复奚灭,有动随所息。

()

花前鬓影,被东风吹上,一丝丝白。算只浮家堪位置,第一飘零词客。

果掷迷香,鞭遗软绣,弹指成遥隔。茶烟篷底,看炊蟹眼如雪。

()

野色苍茫欲暮天,几家茅屋起炊烟。日斜唤渡人声急,浅水芦花泊钓船。

()

琴德愔愔指外音,一回领略一情深。昨宵采得蔷薇露,盥手开函取次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