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秀才二首

送崔秀才二首朗读

《送崔秀才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游太学,
著尽箧中衣。
独剑自为伴,
无家何处归。

秋蓬随野转,
寒鹊遶林飞。
霄汉有知己,
行行宁久微。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年轻人离家游学的情景。诗中的主人公年轻而有志向,他背着满满的行囊,穿着破旧的衣服,独自一人带着剑走在路上。他没有家可归,孤身一人,但他的内心坚定,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蓬草随风飘散,寒鹊在林间飞翔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境遇。然而,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希望,即在辽阔的天空中,总会有知己相伴,即使行走在微不足道的路途上,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年轻人追求知识和理想的旅程。诗人通过对孤独和无家可归的描绘,表达了年轻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诗中的秋蓬和寒鹊象征着无常和孤独,但诗人通过表达对知己的期待,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坚持的力量。这种坚持和追求理想的精神,使得主人公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坚持前行。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年轻人追求梦想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相信总会有知己相伴,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新传严诏馺娑宫,玉虎晨威一震同。卧护西陲稀健将,角巾东第到群公。

本来袁窦原殊气,却比萧周已尽空。独使至尊忧社稷,未央前席策平戎。

()

苦月霜林微有阴,灯寒欲雪夜钟深。此时危坐管宁榻,抱膝乃为梁父吟。

斗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摊书兀兀了无睡,起听五更孤角沉。

()

西湖春色两堤花,阵阵莺声串柳芽。我本无心植杨柳,阴成都能夜栖鸦。

()

花样忒玲珑,攒簇处、纤秾如绣。碧揉云碎,红蒸霞浅,画阑西畔,彩球五色,荡摇清昼。

正是绿肥时候,偏越越、粉凝脂溜。可人姿致,况开长久。

()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

蓉湖畔,楼阁是谁家。翠箔低窥银蒜露,红阑曲护绿窗斜。

一树刺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