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周南·汉广。清代。佚名。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参考资料: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222 .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词典编写组.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9-22页
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西汉时研究诗经的三家认为,江汉之间的广大地域被周文王文明化,那里的女性有贞守之德,于是诗人便作此诗,以乔木、神女、江汉为比,赞美那里的美丽女子。
参考资料:
1、王先谦.十三经清人注疏.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第51页
《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
从结构形式上分析,《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差异。但从艺术意境看,三章层层相联,自有其诗意的内在逻辑。可析而为二。
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其恋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
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让读者得之言外。
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
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
《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徽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而具体写实却不易作审美的超越。钱锺书《管锥编》论“企慕情境”这一原型意境,在《诗经》中以《秦风·蒹葭》为主,而以《周南·汉广》为辅,其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词典编写组.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9-22页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卜算子。宋代。程垓。枕簟暑风消,帘幕秋风动。月到夜来愁处明,只照团衾凤。去意杳无凭,别语愁难送。一纸鱼笺枕底香,且做新来梦。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艳杏夭桃日夜忙,雨馀啼损不成妆。元戎和气春风似,又引笙歌看海棠。
谢王草场示诗卷。宋代。项安世。王郎老句合超群,曾是东莱语夜分。多向断崖生绝景,或于晴野度轻云。旧吟古意无人解,新住荒园免世纷。特地篮舆穿北郭,已闻藜杖过前村。
赵子昂马图。宋代。郑元祐。王孙曾骑天厩驎,每忆龙驹便写真。曹霸祇今那复得?丹青剥落泪沾巾。
杂曲三首 其三。南北朝。江总。泰山言应可转移,新宠不信更参差。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皎皎新秋明月开,早露飞萤暗里来。鲸灯落花殊未尽,虬水银箭莫相催。非是神女期河汉,别有仙姬入吹台。未眠解著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后宫不惬茱萸芳,夜夜争开苏合房。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新人未语言如涩,新宠无前判不臧。愿奉更衣兰麝气,恐君马到自惊香。
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七夕。宋代。洪咨夔。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有齐委女起拜月,绿发一缕蒙金针。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回身拍手笑乃翁,字大行疏烧矮烛。
咏隔堑梅。宋代。赵蕃。丛篁乱临溪,丛树深隔堑。爱之不能即,玩之宁有厌。五字遣谁哦,一杯频尔念。幸勿折新开,留将遂幽占。
妆台。清代。戴梓。古有妆台今却无,千年金粉付啼乌。银瓶坠井魂疑在,铜像悲风事亦殊。碧海晓开花影乱,丹峰秋耸月轮孤。那堪天际闾山庙,幻作人间烟雨图。
临江仙。五代。尹鹗。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红烛半条残焰短,依稀暗背锦屏。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自福宁旋省度白鹤岭 其二。清代。李联琇。昨出泰山道,不惊泰山高。山麓犹挽车,邪许随鸣钟。仰瞻但雄伟,峭峻非所褒。兹岭即州镇,敢向乔岳骄。胡为更耸峙,孟隘加韩豪。绝壁坏通马,人行若升猱。傥使移东封,知让谁摩霄。共惜堕荒僻,难役群灵朝。岂悟无佛处,称尊名易标。彼都土基厚,此邦地势凹。彼所谓平地,高于此山腰。村郭隶半天,突出唯山椒。讵同宁德县,坐堑观岧峣。我论祇凭臆,客来为解嘲。在山竞言山,当局鉴多淆。谁为汗漫游,海上评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