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游顶山寺

秋日游顶山寺朗读

《秋日游顶山寺》是明代诗人筠隐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下顶山寺,凄凉丹雘无。
不因逢老衲,将谓住樵夫。
桥水石啮齿,门松藓剥肤。
岩深霜信早,晚菊露黄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一个山寺景象。诗人游览山下的顶山寺,感叹寺庙的凄凉和荒芜。他并不期望在这里遇到虔诚的和尚,反而以为这里住着的是一个普通的樵夫。寺庙的桥梁湿润,水流冲刷着石头,门前的松树上长满了青苔,寺庙的石壁上也剥落了苔藓。山岩深处的霜早早地降临,晚秋的菊花已经露出黄色的花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景象,表现出了秋天的寂寥和凋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季节变迁的觉察。他并不期待在这个荒凉的寺庙里遇到虔诚的僧人,这种寂寥的景象让他误以为这里只住着一个普通的樵夫,进一步突显了寺庙的荒凉和冷清。桥梁、石头、松树和石壁上的苔藓都是岁月的痕迹,显示出寺庙的岁月已久、历经沧桑。最后两句描写了深山中的霜降临得早,晚秋的菊花已经显露出黄色的花蕾,暗示着秋天的深入和寒意的逼近。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凄凉的描写,展示了秋天山寺的荒凉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季节变迁的感慨。它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寂寥和凋零美感的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

寄食清江院,从秋又涉冬。水侵慈姥竹,风落孝陵松。

野宿从晨钓,山居傍夕烽。相逢徐孺子,多谢郭林宗。

()

青杨柳。溪亭右。旧家姊妹携尊酒。探花使。怜人意。

小鬟钗股,一双齐缀。觑。觑。觑。

()

建功何似建言奇,老将殊勋有了期。不及先生拈好韵,乱离直到太平时。

()

烟锁虚窗展素缃,微风吹到落梅香。孤怀待月惟枯坐,馀恨添眉却晚妆。

旧事不堪重省忆,新词漫自费平章。黄粱一梦从今觉,愿息尘机礼法王。

()

威德绥荒服,乘舆按部回。欢声盈朔漠,瑞蔼被龙堆。

鞭拂霜花净,旗飘野吹开。更遵丰沛路,陵殿荐尊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