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赋

初秋夜赋朗读

《初秋夜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
低回半枕梦,萧瑟一窗秋。
老益尊儒术,闲仍为国忧。
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

诗意:
这首诗词以初秋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死的思考。北斗星群逐渐西沉,明亮的河水变得淡泊不流。诗人半倚在床上,回忆往事,入梦低语。窗外的秋天显得凄凉而萧瑟。诗人年事已高,更加珍惜和推崇儒家的学问,但闲暇之余仍然为国家的忧患而担心。然而,诗人认为生死之事何其辽阔,已经交由命运悠悠去决定。

赏析:
《初秋夜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初秋夜晚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死的深刻思考。

首先,北斗垂欲尽,明河淡不流,描绘了北斗星群西沉和河水的淡泊,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这一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相呼应,暗示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有限性。

诗中的“低回半枕梦”表达了诗人在深夜中回忆往事,内心的思绪起伏不定。这种暗示的情感通过“萧瑟一窗秋”的描绘得到进一步强化。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也暗示着人生的凋零和衰老。

接下来,诗人提及自己年事已高,对儒家的学问更加推崇。他将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思考国家的忧患,表现出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之情。

最后两句“孰云生死大,却已付悠悠”,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生死之事是无法人为掌控的,是宇宙命运的安排。这种对生死的超然态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深入人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别院收灯,空楼倚笛,穿花漏点分明。飘来兰麝。蓦忽见云英。

借与人间风月,瑶台路,特地逢迎。冰轮满,无端吹晕,直是妒娉婷。

()

仙姿合受尘凡垢,蜚语心惊。不是无情。怕是情多转误卿。

何如莫约箫台凤,惟伴笼鹦。绣户长扃。对念如来般若经。

()

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睹西周年。

七十二君代,乃有封禅坛。书传多荒忽,谁能信其然。

()

石阑曲护,看鱼鳞细浪,绿涌幽渚。簇簇蒲梢抽短剑,演漾满陂春水。

吐沫浮花,香吹卷絮,没处圆纹起。藕边坠雨,满襟凉意如此。

()

石头城、六花密洒,惊心时序频抚。怀君转忆临岐际,秋艇剪江飞雨。

中山府。便从此、无人同谱尊前句。怜予久住。盼故国湖天,绿蓑渔榜,未许载情去。

()

绝塞居閒暂息机,晚云看尽揽征衣。夕阳下地群鸦集,风色横天一隼归。

壮岁自伤尘鬓改,故人渐觉尺书稀。酒酣独立苍茫里,何处高鸿避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