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乞碧芦

答人乞碧芦朗读

《答人乞碧芦》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中有可珍贵的,莫把萧艾相提并论。
拔除稀疏的野草,只留下笔直的竹子,青翠欲滴的竹子最适宜在秋天。
风雨声初次传来,让我思念江湖的景色无法收拾。
虽然无功于天下,但通过这样的一次停留,也有所收获。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草和竹的描写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江湖生活的思念之情。诗人将稀疏的野草与挺拔的竹子进行对比,认为竹子更加珍贵和适宜在秋天生长。同时,诗人也借草和竹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江湖的思念和渴望。尽管没有在江湖中有所成就,但通过这次停留,他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草和竹的形象,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珍视和对江湖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草和竹作为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自省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成就的淡泊,以及对过程的重视和收获的肯定。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人以启示和反思,使人们对自然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世俗薄寒士,那如一漂母。异眼看王孙,一饭亦不朽。

太息淮阴子,才高数不偶。既报饮食恩,难事司农后。

()

天险那能恃,先声斩剑关。投戈填野水,穷寇哭空山。

风猎军旗动,云连甲仗殷。将军须努力,直取夜郎还。

()

怀里温存袖里藏。蒙茸两耳系金珰。双鬟小字最相当。

竹叶上窗惊月影,花枝照壁活灯光。夜深轻睡枕头旁。

()

百啭娇莺唤独眠。起来慵自整花钿。浣衣风日试衣天。

几日不曾楼上望,粉红香白已争妍。柳条金嫩滞春烟。

()

秋雁又南去,旅人还北征。空山摧木叶,落日满江城。

尘事纷如积,华年暗自惊。壮心殊耿耿,徒作不平鸣。

()

旧国湖山出霸才,锦帆曾领水犀来。龙蛇魏阙悬青汉,麋鹿荒宫闭绿苔。

射日金鳞秋欲落,乘潮白马昼空回。倾城自古留长策,一笑从教雉堞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