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朗读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宝乱已定,河坝兵更多。
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
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
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以及其中的人们和景象。"天宝乱已定"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天宝年间的动乱已经结束,河坝上的士兵却比以前更多。"故城埋白骨"指的是战乱中的城市埋葬了无数白骨,"遗俗喜长戈"则暗示人们对于战争的执着和喜好。接下来的两句"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是比喻,表达了在战乱年代里,人们的欲望和野心无法被束缚,像是沉睡的野兽仍然渴望鲜肉、奔腾的鲸鱼不愿被捕捉。最后两句"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是对这个时代的总结,虽然纷乱不安,但只有那些历史的坟墓高高耸立,见证着过去的事物。

赏析:
苏辙通过这首诗词揭示了战乱时代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他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中的"故城埋白骨"、"遗俗喜长戈"等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浩劫和人们对战争的迷恋。"卧兽常思肉"、"奔鲸不受罗"则通过动物的比喻,将人们的欲望和野心生动地展现出来。最后两句"纵横竟安在,唯见冢嵯峨"则以历史的冷峻和沉重作为结尾,让人们深思人性的扭曲和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

这首诗词在揭示战乱时代的同时,也反映了苏辙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对战乱和人性的描绘,他传达出对和平与人性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忧虑。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深思和启示,展示了苏辙卓越的写作才华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西京执戟郎,绿鬓忽已皓。太宗爱老臣乃少,武皇爱少臣复老。

坐令人惜贾洛阳,怀奇亦不值武皇。灌婴周勃哙伍耳,是老秃翁何足详。

()

纷纷世事何为者,杀气腾空龙战野。万国疮痍未得瘳,十年奔走终无暇。

痛哭呼天昼杳冥,泪痕血点布袍腥。愁霜逐日催人老,厉阶在昔知谁生。

()
礼乐节性情,工夫贵深省。
爱亲笃冰履,酬世尚锦絅。
勿任忘与助,一敬收众骋。
威仪筋骸束,趣味精神领。
()

坐清昼。正冶思萦花,馀酲倦酒。甚采芳人老,芳心尚如旧。消魂忍说铜驼事,不是因春瘦。向西园,竹扫颓垣,蔓萝荒甃。风雨夜来骤。叹歌冷莺帘,恨凝蛾岫。愁到今年,多似去年否。旧情懒听山阳笛,目极空搔首。我何堪,老却江潭汉柳。

()

先生家本东州住,蚤岁才名人共许。十年再易广文毡,两邑英才沾化雨。

忽报慈亲与世违,高堂洒泪脱斑衣。宿草荒原零露夕,寸心方忆报春晖。

()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

双鸟辞南枝,翩翩投北林。缱绻长相依,岁月日以深。

一鸟浩南飞,相顾怀悲吟。徘徊不忍别,望望独伤心。

()

横塘清浅映红妆,摘叶攀花持赠郎。浮萍飘泊无根蒂,不似芙蓉到死香。

()

看书已怯短檠灯,觅句犹锵涧水声。诗瘦近来惟有骨,可怜辛苦为虚名。

()

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

()

又见春衣试越罗。酒边含笑隐双峨。人前原不讳横波。

出众风流同坐少,宜人姿韵淡妆多。年年相对奈愁何。

()

三年草草别离中,两地茫茫别绪同。城角暮云堪着地,天涯高兴忽凌空。

多情老友能相向,阅世新诗自易工。此别车尘飘十丈,磬声又隔海门东。

()

兵尘犹澒洞,僧舍亦征求。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

()
方丈老人相体解,一默全包无小大。
曼殊赞叹实希奇,问疾不任知自败。
()

漏屋鸡鸣起湿烟,蹇驴难借强朝天。
却思春水江南岸,闲听篷声卧钓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