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济川堂,
河流便当城,
峻岭借为屏。
疑在金山寺,
凭栏看北泠。
译文:
济川堂,
河流像城墙一样环绕着。
险峻的山岭作为它的屏障。
仿佛置身于金山寺,
倚栏远眺北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济川堂的地方,它位于一条河流旁边,河水环绕着它,就像一座城墙一样保护着这个地方。周围的山岭高耸,成为了它的天然屏障。诗人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置身于金山寺,站在栏杆边远眺北泠。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示了济川堂的美丽景色。河流和山岭的描绘增添了诗词的壮丽气息,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意境的手法,以金山寺和北泠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景色和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首诗,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诗人的心境,也可以从中体味到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丞相江公。元代。刘麟瑞。名重天阍侍太微,昔年南国秉枢机。人归绿野身犹健,兵满红尘世已非。止水亭前风淅淅,鄱阳城外草依依。棣华相映人间瑞,节惠隆名世所稀。
游香岩寺 其一。清代。陶澄。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
儿侄新亭相迎。宋代。杨万里。送客新亭恰放灯,儿曹迎我复新亭。百年事业何为者,送往迎来过一生。
寄欧阳永叔谪夷陵。宋代。谢伯初。江流无险似瞿塘,满峡猿声断旅肠。万里可堪人谪宦,经年应合鬓成霜。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异域化为儒雅俗,远民争识校仇郎。才如梦得多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下国难留金马客,新诗传与竹枝娘。典辞悬待修青史,谏草当来集皂囊。莫谓明时暂迁谪,便将缨足濯沧浪。
同年生馀杭邵蕙西 其二。清代。何栻。北来陪鲤对,南望念乌慈。乞米贫何补,离家梦不知。愁多惟有酒,兴尽却无诗。寸草心常在,成名重系思。
菩萨蛮。宋代。陈师道。东风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冲虚观。宋代。单县君。雄峰峻峙焕朱明,元圣清虚此耀真。地静无心间日月,山高举首近星辰。金坛露冷青鸾舞,丹灶风清白鹤驯。时有仙人绿云上,九霄飘忽响韶钧。
赣江曲 其三。明代。区大相。嶕石崚嶒障逝波,鹧鸪啼处女郎歌。滩流已隔梅关远,犹问还家路几多。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宋代。苏轼。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子美诗云: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湿鸥。此境眼前聊妄想,几人林下是真休。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万斛舟。看画题诗双鹤鬓,归田送老一羊裘。明年兼与士龙去,万顷苍波没两鸥。
北山值雪偶成。宋代。卫宗武。艮象涵万有,佳趣备四时。此行属寒沍,喜遇腊雪飞。琤琤初集霰,粲粲纷葳蕤。奔腾渐成阵,势作龙凤驰。森森千碧林,缘饰如珠玑。旋观压层岭,烂若银成围。一天散和气,万境凝清辉。飞扬到朽壤,臭腐为神奇。问山何幻怪,顷刻颜面非。苍苍改正色,皓皓浮须眉。我来逢此瑞,爽垲流肝脾。对之岂徒酒,而可不以诗。历诗探山意,春信横南枝。
南妇还。元代。杨维桢。今日是何日,恸返南州岐。汩汩东逝水,一日有西归。长别二十年,休戚不相知。去时虿发王,归来面眉黧。昔人今则是,故家今则非。脱胎有父母,结发有夫妻。惊呼问邻里,共指冢累累。访死欲穿隧,泣血还复疑。白骨满丘山,我逝其从谁!
清平乐(次B634云韵)。宋代。周密。吹梅声噎。帘卷初弦月。一寸春霏消蕙雪。愁染垂杨带结。画桥平接金沙。软红浅隔儿家。燕子未归门掩,晚妆空对菱花。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宋代。曾丰。足轻横桂易潇湘,背负唐瓢李贺臧。何者江山非痛快,孰云杖屦是乾忙。马迁南历靡遗记,陆贾北归元俭装。徒折梅花寄消息,家人眉岂不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