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堂

双松堂朗读

《双松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叹息前人布政优,
手栽松竹助清幽。
当年拨土人何在,
今日捎云势未休。
直幹几排雷雨怒,
细声常伴管弦愁。
若为唤起王摩诘,
画个浮休倚白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员的优秀才能和对清雅环境的向往之情。诗人惋惜过去的官员才干出众,他们亲手种植松竹,为宁静幽雅的环境增添了一份贡献。然而,现在这些种植树木的人已经不在了,而自然界的变迁却从未停止。雷雨来临时,树木直挺挺地排列着,细雨声伴随着乐器的声音,增添了一丝忧愁之情。如果能唤起王摩诘的精神,诗人将画一幅浮休景象,与他依偎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松竹的种植和环境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员才干的赞叹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松竹作为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人感叹过去的官员能力出众,他们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还懂得营造宁静雅致的环境。然而,时光流转,过去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现实中的变迁和挑战仍未停息。雷雨的到来使得松竹更显挺拔,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忧愁之情。诗人希望能唤起王摩诘(王羲之的别名)的精神,与他一同欣赏这美丽而短暂的景象。

整首诗词以叙事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前辈官员和环境的景仰之情,通过对松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过去的赞叹和对现实的忧愁之情的表达,表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

猜你喜欢

不堪愁病强搔头,二十三年感百忧。却也不知方寸内,如何容得许多愁。

()

寒烟依约残芜碧。夜凉小梦忙秋蝶。帘影漾疏星。纤云淡月痕。

罢歌裁佩玉。远信湘潮绿。花晓曳冰魂。雨丝飘曲门。

()

白日西倾共九州,东南词客愀然愁。沈生飘荡庄生废,笑比陈王丧应、刘。

()

胸背斓斑直到腰,争誇错锦胜鲛绡。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双蛾不解描。

()

云山一段画,秋雨来夺之。模糊米家村,墨汁方淋漓。

老颠瞥然见,狂叫叹绝奇。使我有意为,必不得如斯。

()

有元拓跋旧宫庭,消尽头鹅诈马名。满目丘墟少禾黍,微茫草色接开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