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有八夜与审知同宿塔山次审知韵。宋代。赵蕃。初期半山来,已止辄复上。山游更同君,兼取鱼熊掌。向来观极南,屡作此山想。那知有今日,谈笑得纵赏。谢公彼何人,诗声擅霄壤。得非山川行,于以助其长。逐人易浮沈,与物多俯仰。政当恨未立,安曰悟已往。萧萧烟云变,浩浩风雨响。世岂乏此观,身由居苍莽。
《五月十有八夜与审知同宿塔山次审知韵》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审知一同在塔山过夜的情景,通过山水景观和交流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的观照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五月十有八夜与审知同宿塔山次审知韵
初期半山来,已止辄复上。
山游更同君,兼取鱼熊掌。
向来观极南,屡作此山想。
那知有今日,谈笑得纵赏。
谢公彼何人,诗声擅霄壤。
得非山川行,于以助其长。
逐人易浮沈,与物多俯仰。
政当恨未立,安曰悟已往。
萧萧烟云变,浩浩风雨响。
世岂乏此观,身由居苍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塔山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与友人审知一同登山游览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重。诗人在初期登山时已经停下来,但仍然不断向上攀登,这种坚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与友人共同游山,不仅是为了欣赏山水之美,还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诗中提到之前曾多次观赏过南方的美景,而现在能够在这座山上再次回味,使得作者感到充满欣喜。作者对友人谢公的赞美,指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使得声名远播。但是,诗人也认识到自己并非山川行者,无法像谢公那样在山水间寻求创作灵感,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欣赏山水来丰富自己的心灵。
诗人认为追随人的行动容易变化和浮沉,而与自然界的万物相比,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政治的变迁也让人感到无奈,但作者安慰自己说已经有所觉悟,对过去的经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烟云的变幻和风雨的响动使得大自然显得广阔壮丽,但这样的景观并不稀罕,世界上并不缺乏这样的景色,而自己身处其中,感受自然的力量和宏伟,也使得作者对自身的存在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观察和感悟,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博大,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赵蕃。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寿教授。宋代。方岳。昨夜长庚烂瑞光,间生贤於应明昌。风云际会当千载,天地交通复一阳。曾播声名题雁塔,暂时文柄坐鳣堂。庆闱雅燕笙歌彻,紫诏催归侍玉皇。
居厚弟得玉局祠。宋代。刘克庄。忆昔端平初去国,署衔窃喜似坡仙。衰翁鬓雪年华晚,贤季条冰敕墨鲜。饮马胡儿来杂沓,犹龙老子去翩跹。何时剑阁妖氛扫,重炷荒祠一缕烟。
过刘三十二故宅。唐代。白居易。不见刘君来近远,门前两度满枝花。朝来惆怅宣平过,柳巷当头第一家。
和圣俞春雨。宋代。王珪。云飞寒影欲千层,暝雨兼风断复增。羃羃池台空锁树,萧萧帘幕更飘灯。归将春晚花应笑,老入年来酒易凌。沟水东西入账望,抽书虽襞为谁凭。
设蕃乐语口号。宋代。洪适。海山楼下水朝东,此去瀰漫拍太空。稛载宁寻蕞尔国,舟行好趁快哉风。往来云汉经星外,出入鱼龙巨浪中。拜手君王零湛露,举觞须似吸川虹。
小雨钓归。宋代。陆游。雨点鸣丛苇,云头冒远山。儿曹出篱望,老子榜舟还。润入园畦里,凉生窗户间。秋阳方可畏,徙倚一开颜。
再赠。宋代。舒岳祥。不惜此时别,毋忘别后音。相随溪上影,共息树边阴。水落行田蟹,霜晴出谷禽。何须拘改岁,有兴即相寻。
荼蕊花。宋代。宋祁。媚丛无奈密,柔蔓不胜长。非邻粉自白,似侠骨中香。不分樱桃艳,名先播乐章。
咏史十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嬴秦溯颛顼,实肇诸大费。治水锡皂游,贻尔大厥嗣。勤周肆封爵,赐之岐西地。陈宝得其雄,将无为秦始。食马三百人,岂直当世利。种德被子孙,威加殄尔类。隆功德所乘,德薄功难再。并一古帝无,六王不足毙。咸阳兵可销,阿房复渡渭。杀旁绝人知,坑儒塞巷议。诗书竟何仇,揭竿岂文字。皇帝传万年,山鬼知一岁。陈胜奋臂呼,万国诸侯至。功成不务德,天命安可系。
会稽道中有感。宋代。韩元吉。稠红乱紫正芳菲,寒食青门客自归。江上酒醒闻燕语,日斜睡足看花飞。功名老去真何在,丘壑平生岂愿违。尚喜系船探禹穴,稽山云淡雨霏霏。
逢杨珣感旧。明代。王恭。十年萍梗愧相违,我尚飘零子未归。江国鸿声惊别棹,河桥草色照行衣。他乡共叹生涯薄,往事空怜故旧知。日暮临岐倍惆怅,伯劳东去燕西飞。
就学东平嘉祥道中书事二首 其一。元代。曹伯启。行潦萦纡会古溪,一行白鸟自高低。敝裘恐惹途边棘,疲马愁颠雨后泥。思入石林风浩浩,吟成沙草日凄凄。相逢莫问经行地,万壑千崖总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