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

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朗读

《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是苏泂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馀姚江上的景色和心情,并寄托了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开禧改岁复峥嵘,
老我奔驰不少宁。
雪花欺人入衣袂,
前日杭州今四明。

老来老来我何有,
绿发黄须行白首。
鱼鳞年纪今岁是,
挽之不住去如走。

挽君不住知奈何,
叩篷击楫聊高歌。
天风为拍雪为舞,
寒水自酌金叵罗。

脚根根城不作难,
且喜看尽湖中山。
明朝还舍托朋旧,
尚有新诗三百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泂在馀姚江上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开篇,以"开禧改岁"来形容新年的喜庆和峥嵘,作者感叹自己年纪渐长,却仍然奔波忙碌,无法得到宁静。接着,诗中描写了飘雪纷纷的景象,雪花欺入衣袂中,将人们的寒冷和无助感表达出来,同时也暗示着作者身临异乡的境况。

第三节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老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老来老来我何有,绿发黄须行白首,诗人用自我描写来凸显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情。鱼鳞年纪今岁是,挽之不住去如走,暗示着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挽留不住。

下一节中,作者对身处异乡的心情进行了表达,挽君不住知奈何,叩篷击楫聊高歌。作者用击楫高歌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不愿困顿于异乡之中,渴望回到故乡与亲友相聚。

最后两节,通过描绘天风拍雪、寒水酌酒的景象,再次强调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脚根根城不作难,且喜看尽湖中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的结尾,作者表示将来会离开这个地方,但他仍然保留着与朋友的联系,还有三百首新诗,这显示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才华的自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感受和表达对亲友的思恋之情,展现了苏泂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由、豪情的追求。整首诗篇既有对年岁徒增的无奈,又有对自然美景的歌颂,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宋代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

猜你喜欢

北斗峥嵘鉴薄帷,读书声紧漏声迟。乌啼偃月初暝后,鼠窜枮镫欲跋时。

壮志渐随春夜老,苦吟未许砚冰知。放翁诗卷嗣音少,后五百年狂者谁。

()

扶头雾雨催春尽。十日旧游花尚嫩。东风一夜损芳菲,满地落红深几寸。

风前弱絮吹成阵。栏外绿阴经雨润。回头一笑嘱花王,来岁花开仍过问。

()

双雁东北飞,飞飞向城阙。声含海上飙,影带吴山月。

有客从南来,遗我一书札。上写召旻诗,如彼泉池竭。

()

细语道家常,生小不矜珠翠。他日郎家消受,愿青裙缟袂。

画梁燕子已无家,那有五侯第。等到岁寒时候,折黄梅簪髻。

()

厌朝朝、轻衫细马,鞭丝帽影尘土。匆匆不料逢吴客,一笑浑忘羁旅。

深院宇。正满径吹香、半树桃含雨。红牙未度。见蛾约修眉,螺盘小髻,错认是番女。

()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大火方流序,微凉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