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秀才下第随侍东去。宋代。宋庠。春色乡枌老,波声客櫂催。林乌贪夕哺,都鹢怨风摧。虑晦囊中颖,加餐案上杯。重来期岁晏,飞藻右邹枚。
《送王秀才下第随侍东去》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王秀才的送别之情。
诗中描绘了乡村的春天景色,老枌树已经经历了多个春天的变迁,它们依旧耸立在那里,成为了乡间的一道独特风景。波浪的声音催促着客船驶向远方,象征着王秀才即将离开家乡,展开新的旅程。
诗中还出现了林中的乌鸦,它们贪婪地啄食晚霞。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王秀才能够珍惜光阴,抓住机遇,不贪图安逸而放弃追求。
诗中提到的都鹢,是一种高雅的鸟类,它们因风势太大而怨恨风摧。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王秀才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坚定意志,不被外界的风浪所动摇。
下文中,诗人提到了“虑晦囊中颖,加餐案上杯”。这句话意味着王秀才在学习和工作之余,也要注重内外修养,不仅要培养智慧,还要注重品行和修养。
最后两句,“重来期岁晏,飞藻右邹枚”,表达了诗人对王秀才的期待。诗人希望王秀才能够在未来的岁月中重回家乡,带着所学所得,为家乡的繁荣做出贡献。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离别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王秀才的祝福和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重视文化修养和人才培养的特点。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又七首其二奉幣嘉安曲。宋代。杨亿。博硕肥腯,以炰以烹。嘉栗旨酒,有瀰斯盈。殽蔌维旅,肃肃蒸蒸。吉蠲备物,享于克诚。
偶题云边。宋代。刘宰。桃花山下水流长,花不长开水自香。此地正须招隐上,山庵聊复对崇罔。屏帏缭绕竹千个,旌纛森岩柏两行。士会不生今已矣,不妨閒处且徜徉。
红梅。宋代。郭印。姿韵清高自一家,不将夭艳唤蜂衙。冲寒万木浑无叶,回暖孤根独放花。要与雪霜争皎洁,肯随桃李趁繁华。更看结实调羹在,疏影寒香未足夸。
宫词一百首。宋代。岳珂。大晟新颁雅乐名,钧天九奏杂英茎。君王元是身为度,何待龙门听水声。
题壁三首。宋代。和庵主。自从南岳来雪宝,二十馀年不下山。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挽饶伯余室氏曾夫人二首。宋代。曾丰。归相起家翁,缫纫奋妇庸。初心光四教,末愿满三从。已已谿毛荐,行行马鬣封。断机迟后效,黄纸贲青松。
寄宋民表同知。明代。程敏政。德政犹传内翰名,又烦才子福山城。风前玉树材偏隽,雪后青松节更明。遗老望尘惊自慰,好山随路解相迎。无由缩地论今昔,凭仗南鸿一寄声。
山中待施少府。明代。王懋明。美人太古心,一见即倾倒。自别梁溪花,相思长秋草。缄书昨寓言,山中共论讨。把袂虽有期,挂席苦不早。凉月映桂林,夜思伤怀抱。
送王令尹。元代。尹廷高。一力行安静,临民最有容。官清琴独古,事简印长封。马瘦廉声出,鲈肥归兴浓。双凫早朝阙,长乐听疏钟。
早出安定门。明代。杨士奇。结束出门行,鸡鸣夜过半。长衢骤车马,明星烂河汉。霜压紫貂轻,风掠微醺散。自无匡直才,敢发驱驰叹。
玉楼春(大石·第三)。宋代。周邦彦。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赠包安静先生茶二首 其二。宋代。苏轼。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唐代。韦庄。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题三石屏 其三。宋代。舒邦佐。月姊携炉出广寒,镕银为水又为山。夜来归去忘收却,陷入浯溪石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