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感兴朗读

《感兴》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
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
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
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箪瓢象征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吾道指的是作者的个人追求和信仰。然而,这种简朴的生活和追求往往难以被现代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当作者抛弃了一切繁杂的外在形式和负担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宽容。诗中还描绘了远山看不清树木的景象,以及高楼居住易受寒冷之苦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身处寒冷冬夜,雪风突然袭来,编织芦苇壁的工作仍未完成。

赏析:
《感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体察。通过对箪瓢和吾道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方式和个人信仰的坚守与追求。诗中的箪瓢与现代社会的繁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当作者舍弃了外在的形骸累赘时,才真正体会到天地的广博无边,彰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远山不辨树和高屋易生寒描绘了作者在简朴的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山看不清树木,暗示着作者对于物质世界的模糊和不重视外在形式的态度。而高楼易受寒冷之苦,则表达了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扰。

诗的结尾以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作结,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不可预测性和不完美之处的体验。这种未尽事宜和突发状况的描写,使诗词增添了一丝凄凉和意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薛嵎独特的感悟力和才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嵎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薛嵎朗读
()

猜你喜欢

知在东篱第几重。佳名偏喜与兰同。爱他开紫不开红。

为折一枝珍护好,浅颦轻笑伴芙蓉。肯教沦落怨西风。

()

使者端风教,猗欤彰往心。应从泗水远,一溯二泉深。

草没尚书宅,风清修竹林。超然遗像肃,苍翠玉森森。

()

耕田凿井自艰辛,缓急何曾叩比邻。构屋斲轮还结网,百工俱备一人身。

()

平桥依麓转,一带接垂杨。阁峻横云影,栏虚漾水光。

度香花外厦,挹翠树西廊。倚槛看飞鸟,披襟引兴长。

()

晴光当户映,淑气逐人来。冻草苏先觉,枯条暖自催。

荐新红菜甲,应候绿英梅。为问迎春吏,农畴几处开?

()

忆昔园林趋觐回,朱门静掩不轻开。怡情看竹邀僧话,余事移松傍水栽。

勤政原因涵养到,任劳却自静功来。万机日日如丝绪,勉竭心思手自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