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芦壁未完

出自宋代薛嵎的《感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iān lú bì wèi wá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
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
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
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
()

《感兴》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箪瓢吾道在,此乐语人难。
遗却形骸累,始知天地宽。
远山不辨树,高屋易生寒。
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箪瓢象征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吾道指的是作者的个人追求和信仰。然而,这种简朴的生活和追求往往难以被现代社会所理解和接受。当作者抛弃了一切繁杂的外在形式和负担之后,他才开始意识到天地的广阔和宽容。诗中还描绘了远山看不清树木的景象,以及高楼居住易受寒冷之苦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身处寒冷冬夜,雪风突然袭来,编织芦苇壁的工作仍未完成。

赏析:
《感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体察。通过对箪瓢和吾道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方式和个人信仰的坚守与追求。诗中的箪瓢与现代社会的繁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超越和内心的宁静。当作者舍弃了外在的形骸累赘时,才真正体会到天地的广博无边,彰显了作者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远山不辨树和高屋易生寒描绘了作者在简朴的生活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山看不清树木,暗示着作者对于物质世界的模糊和不重视外在形式的态度。而高楼易受寒冷之苦,则表达了在物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困扰。

诗的结尾以数夜雪风忽、编芦壁未完作结,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不可预测性和不完美之处的体验。这种未尽事宜和突发状况的描写,使诗词增添了一丝凄凉和意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展示了薛嵎独特的感悟力和才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嵎

(1212—?)温州永嘉人,字仲止,一字宾日。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官长溪簿。诗宗永嘉一派。有《云泉集》。...

薛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