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杨山人归天台朗读

译文:送杨山人归天台

有位客人思念天台,东行路途疾驰。波涛在浙江秋水中绵延,沙明月亮照亮浦阳。如今他在游历途中已经厌倦了楚地的风景,但在昨晚的梦中他先是回到了越地。现在他想尽情地享受这个时刻,举起蜡烛高兴地不顾天还没亮就动身。我家住着聪明能干的小阮,她以纤手剖竹篾编织物品,是坐落在赤城边的。诗人虽然才华出众,但官场的光景却未有过。他现在充满了兴致,踏上登山用的履屐,心情催迫着他乘船漂泊在大海之上。如果有座石桥方便我们跨越,我们就一起手牵手在云烟中嬉戏。

诗意:此诗表达了诗人送别杨山人归天台的情景和情感。杨山人对天台的思念之情使他急不可待地要回去,而李白则陪着他尽情享受现在的时光。诗中还描绘了杨山人的妻子小阮的聪明和能干,以及诗人自己在官场不得志的遭遇。诗人以自己的诗才引领杨山人的情感,一同感受登山和航海的乐趣,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自由漫游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景为线索,展示了诗人豁达自然、思想开放的心态。诗中抒发了对友谊和自由的珍重和向往之情,使人感受到了诗人不羁自由的个性和对人生乐观积极的态度。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嵌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官场的无奈,使诗歌更加丰富和具有感染力。整篇诗以简练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友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给人以启迪和感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银叶烧残,金徽按罢,东风谁主。断梨云、泪沾兰露,早也无情绪。

依稀记得,年时风景,无数蜂喧蝶舞。竟等閒、孤负芳华,只剩轻寒细雨。

()

便琼花也怎和他,二十四番风战。瘦影上窗微闪。

欲语怜娇喘。

()

雕窗深锁天桃病,鹦儿潜唤花朝近。帘箔湘波窣地垂,间门未启春寒嫩。

欲晴不晴云意闷,烟霏引素凉生晕。刻意作春春岂知,金屏愁拥炉香烬。

()

少小追前辈,空山碧涧留。诸贤竟安往,多士复来游。

解带松间石,弹琴竹外楼。固知兴废运,公自有千秋。

()

万柳堂前一柳无,词流散尽散樵苏。山东不少升平相,为溯前茅冯益都。

()

石梁飞度接花茵,殿阁经行觌胜因。香气入衣初不触,钟声到耳迥无尘。

木童石女宾中主,翠竹黄花觉后身。忆旧临风三叹息,碧潭明月影磷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