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朗读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飞来、半空鸥鹭。
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
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
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诗意和赏析: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以观潮之景为背景,表达了辛弃疾对时局纷扰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篇描述了天空中飞来的鸥鹭,以及地上鼙鼓声的动荡,这些景象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战乱。接着,诗人描绘了截江组练的壮士们奋勇驱山而去,却仍未能平定战乱,暗示着动荡的局势和未竟的战斗。

诗中提到了吴儿,指的是吴越地区的人民,他们习惯于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威胁,不畏惧蛟龙的愤怒。这表达了人民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风平浪静的海面上红旗飘扬的景象,以及跳跃的鱼儿和踏浪舞动的浪花。这一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和生机勃勃的场景。

最后两句诗引用了长鲸吞吐的景象,表达了巨大力量的存在和人间的战乱。诗中提到人间的戏弄和千千万万的弩箭,意味着战乱和动荡。白马素车东去,象征辛弃疾自身的离去和对功名的追求的无奈和疲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战乱动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遭遇的思考。它展示了辛弃疾对于现实的抱怨和对人生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于理想和功名的追求的痛苦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长驱决文阵,眇古百战场。
朔风吹梅花,塞日淡无光。
一将功业成,千屯草木香。
高谈静寰宇,袖手归岩廊。
()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特许门传籥,那知箭起莲。

()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

云门山房何所指,知尔不忘桑梓意。山在城南百里间,沃衍膏腴宜树艺。

中有一村俱姓曹,列戟高门是乡里。青州旧入齐封疆,相国犹传汉家世。

()

夷山宝刹自唐家,石塔横空半欲斜。神鹿听经翻贝叶,毒龙喷水出昙华。

咒师碧眼浑如鹄,老衲弓身曲似虾。知我登堂来问法,呼童先点赵州茶。

()

壮岁分符节,飞腾四十春。吁嗟循吏传,无复老成人。

三辅勤劳旧,西清宠数新。青山问何许,犹与谢公邻。

()

东家贷蜲屏,西家贷华烛。髻鬟错巾冠,欢场稍秾缛。

虚窗淅沥风,四围遮被襆。凉月荫丛枝,十亩莎庭绿。

()

()
忆昨分携自日边,星辰忽忽几回天。
故人老作诸侯客,今我初无二顷田。
安得诗书同保社,敢烦札翰访林泉。
万山不隔襟期处,赖有渠侬一味禅。
()

阴精离毕已多时,玉女投壶恐未知。数尺兴波遑问路,何人霄汉漫裁诗。

()

故人远自天上来,惠我一斗葡萄醅。爱之不敢容易开,呼童捧之当庭阶。

珊瑚击碎红泥堆,珍珠迸入黄金杯。一行转我肠中雷,再行扫我眉间埃。

()

大士安禅外,孤亭旷望中。
物无形可遁,心与境俱通。
日月光应倍,江山气更雄。

()

投老文章遇已知,感公书我到难诗。银钩玉纽徒称妙,大庾岭南无此碑。

()

大漠高空寂建牙,两军相见醉琵琶。
天闲苜蓿多羌种,胡女胭脂尽汉家。
云里射生旋入市,日中归骑不飞沙。

()

世间何处,最难忘杯酒。惟是停云想亲友。此时无一盏,千种离愁,西风外,长伴枯荷衰柳。
去年深夜语,倾倒书□,窗烛心悬小红豆。记得到门时,雨正萧萧,嗟今雨、此情非旧。待与子、相期采黄花,又未卜重阳,果能晴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