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清代。佚名。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翻译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这人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这人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注释
⑴维:发语词。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⑵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居:侵占。
⑶归:嫁。
⑷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同“迓”,迎接。
⑸方:并,比,此指占居。
⑹将(jiāng):送。
⑺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⑻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毛诗序》以此诗为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以此诗为诸侯之婚礼。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可以知道,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的婚礼。
关于此诗诗旨历来争议较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鹊喻新郎,鸠喻新娘。这个观点又分两种意见:(一)这首诗是诗人代新郎言说,表达了诗人对男子的同情。喜鹊搭好了窝,鸠来居住。新郎准备好了房子,新娘来居住。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此说以姚际恒为代表。姚际恒《诗经通论》言:“按此诗之意,其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与居者,以鸠之居鹊巢,况女之居男室也。”姚氏之说,尊者甚众。但是清代另一位善说《诗》者方玉润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方玉润《诗经原始》辨驳说:“自《序》《传》来,说《诗》者无不以鹊巢鸠居况女居男室矣,夫男女同类也,鹊鸠异物也,而何以为配乎?”意思是说:用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就像是说鸠婚配给了鹊犹如女嫁给了男。但是男女同类可以婚配,鸠鹊异类又怎么能相配昵?方玉润又说:“姚氏际恒最攻《序》《传》,乃其自解诗意,又以为‘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居者,况女之居男室也'则与旧说何异?且谓'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男女纵不同体,而谓之异类可乎哉?此不通之论也。”(二)这首诗是新娘家人在唱赞歌,是一首新婚礼赞诗。如果以鹊喻新郎,以鸠(布谷)喻新娘,则此诗为新婿礼赞诗。朱熹将《鹊巢》的诗旨强解为以鸠比喻文王之化,行后妃之德盛而赞颂之。此一说出现最早,流传最久,影响也最大,而批评者亦最多。这种赞颂文王之化,后妃之德的说法,虽然历来因为牵强附会而被指责为完全是一种背离诗义的经学化理学化的臆断,但是他将这首诗解释为是一首新娘家人赞美婚礼的诗,是值得肯定的。
二、鹊喻弃妇,鸠喻新妇,这是一首弃妇诗。如果以鹊喻弃妇,以鸠(布谷)喻新妇,则此诗的作者是代弃妇立言或作者本人就是弃妇,那么这是一首深切沉痛的弃妇诗。弃妇的丈夫遗弃了同他一起艰苦经营,创立家室的结发妻子,却用百辆盛车的热闹场面迎娶新妇,致使新妇占了旧妇之位,恰如”鸠占鹊巢“一般。弃妇心生嫉恨,因作此诗,以责备丈夫另娶新妇,新妇占据其家:我辛辛苦苦终于经营了一个家,现 在丈夫却将我抛弃,用盛大的车队去接新人了,而有个新妇要霸占我的家了。表达了一个为家操劳,却遭丈夫遗弃的妇女内心无比哀怨的心情。《诗经》中这类妇女很多,如《国风·邶风·谷风》。《召南·鹊巢》中这位妇女的遭遇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首诗就是古代毫无话语权的妇女对喜新厌旧的丈夫的指责和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叙述。这实际上也是对男权社会里痴心女子负心汉婚姻现象的一种沉痛控诉,获得了强烈的社会意义。高亨在其《诗经今注》对此表示了相同的看法:”诗以鸠侵占鹊巢比喻新夫人夺去原配夫人的宫室。“同时高亨说:”(这是)召南的一个国君废了原配夫人,另娶一个新夫人,作者写这首诗叙其事,有讽刺的意味。“将这首诗的当事人具体地指为:召南的一个国君和他的两个夫人。
三、鹊与鸠并无明确所指,只是自然界的两种鸟,且此诗的叙述者是与婚礼无关的他者。这首诗也可能只是一个与婚礼毫无关系的路人所作,诗人无意中看到一场婚礼,于是有所联想有所感触,便作了此诗。
全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一章“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是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二、三章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子之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周南·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像了。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
关于此诗背景历来争议较大。《毛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以为此诗是写国君之婚礼;朱熹《诗集传》说:“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以为此诗是写诸侯之婚礼,
古今研究者对此诗背景的观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一、鹊喻新郎,鸠喻新娘。这个观点又分两种意见:(一)这首诗是诗人代新郎言说,表达了诗人对男子的同情。喜鹊搭好了窝,鸠来居住。新郎准备好了房子,新娘来居住。以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此说以姚际恒为代表。姚际恒《诗经通论》言:“按此诗之意,其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与居者,以鸠之居鹊巢,况女之居男室也。”姚氏之说,尊者甚众。但是清代另一位善说《诗》者方玉润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方玉润《诗经原始》辨驳说:“自《序》《传》来,说《诗》者无不以鹊巢鸠居况女居男室矣,夫男女同类也,鹊鸠异物也,而何以为配乎?”意思是说:用鸠居鹊巢比喻女居男室,就像是说鸠婚配给了鹊犹如女嫁给了男。但是男女同类可以婚配,鸠鹊异类又怎么能相配昵?方玉润又说:“姚氏际恒最攻《序》《传》,乃其自解诗意,又以为‘言鹊鸠者,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也,其言巢居者,况女之居男室也'则与旧说何异?且谓'以鸟之异类况人之异类’,男女纵不同体,而谓之异类可乎哉?此不通之论也。”(二)这首诗是新娘家人在唱赞歌,是一首新婚礼赞诗。如果以鹊喻新郎,以鸠(布谷)喻新娘,则此诗为新婿礼赞诗。朱熹将《鹊巢》的诗旨强解为以鸠比喻文王之化,行后妃之德盛而赞颂之。此一说出现最早,流传最久,影响也最大,而批评者亦最多。这种赞颂文王之化,后妃之德的说法,虽然历来因为牵强附会而被指责为完全是一种背离诗义的经学化理学化的臆断,但是他将这首诗解释为是一首新娘家人赞美婚礼的诗,是值得肯定的。
二、鹊喻弃妇,鸠喻新妇,这是一首弃妇诗。如果以鹊喻弃妇,以鸠(布谷)喻新妇,则此诗的作者是代弃妇立言或作者本人就是弃妇,那么这是一首深切沉痛的弃妇诗。弃妇的丈夫遗弃了同他一起艰苦经营,创立家室的结发妻子,却用百辆盛车的热闹场面迎娶新妇,致使新妇占了旧妇之位,恰如”鸠占鹊巢“一般。弃妇心生嫉恨,因作此诗,以责备丈夫另娶新妇,新妇占据其家:我辛辛苦苦终于经营了一个家,现 在丈夫却将我抛弃,用盛大的车队去接新人了,而有个新妇要霸占我的家了。表达了一个为家操劳,却遭丈夫遗弃的妇女内心无比哀怨的心情。《诗经》中这类妇女很多,如《邶风·谷风》。《召南·鹊巢》中这位妇女的遭遇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这首诗就是古代毫无话语权的妇女对喜新厌旧的丈夫的指责和对自己悲惨命运的无奈叙述。这实际上也是对男权社会里痴心女子负心汉婚姻现象的一种沉痛控诉,获得了强烈的社会意义。高亨在其《诗经今注》对此表示了相同的看法:”诗以鸠侵占鹊巢比喻新夫人夺去原配夫人的宫室。“同时高亨说:”(这是)召南的一个国君废了原配夫人,另娶一个新夫人,作者写这首诗叙其事,有讽刺的意味。“将这首诗的当事人具体地指为:召南的一个国君和他的两个夫人。
三、鹊与鸠并无明确所指,只是自然界的两种鸟,且此诗的叙述者是与婚礼无关的他者。这首诗也可能只是一个与婚礼毫无关系的路人所作,诗人无意中看到一场婚礼,于是有所联想有所感触,便作了此诗。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路居士山水歌。宋代。王洋。人年八十百虑昏,丈人耳目方聪明。他人到此筋力疲,丈人胜如年少时。老中强健闲中忙,经卷丹炉肘后方。金书千轴造理窟,赤城七篇谈坐忘。我年三十始相识,丈人年已几六十。往来出处三十年,体无作用神安然。静窥了不见根底,我谓君心祗如此。那知能事有别肠,笔下风光穷妙理。龟溪道人古衲师,心辞声利常无为。晨钟粥钵半炉火,午日茶瓯一局棋。一朝共语小窗前,初了小卷含风烟。为言老路手作此,画出王郎访戴船。明朝见我微笑语,漏泄丹青奈缁侣。别有一段壶中天,果若知音定分付。轻轻一轴数尺长,奇峰突兀烟茫茫。其间细屑千万状,领略试为哦新章。初画寒林宿鸟惊,山溪渐晓人渐行。四僧趁饭分先后,人立渡头沙岸口。一舟闲泊石岸中,一舟半渡凌云空。两舟一钓一垂纲,上有雁落芦花风。两桥近山转清绝,客携筇杖半卼臲。定是当年鹤氅翁,神气飘飘犯寒发。山腰佛寺楼阁明,下有茅店临沙汀。刹竿挺立照山影,风幡仿佛闻谈僧。纷然万象争奇怪,缩地便移他境界。才薄其如此画何,强写娇容捧心态。昔闻大令驰笔锋。天门未借西南风。众工索钱阳好语,吴起果被公叔沮。翩然拂袖返田庐。将军妙手今为几。乃知胸中千顷碧,来自传家万金直。丈人丈人有馀墨,莫惜逢场时戏剧。
八声甘州。清代。高士奇。看杨花、阵阵扑空阶,真个又春归。渐樱桃红熟,杏儿青小,树影添肥。向午蜂愁蝶怨,冉冉谢芳菲。惟有梁间燕,款语低飞。为甚留春不住,觉香轮玉勒,瞬息都稀。最牵情牵恨,天气困人时。想妆楼、帘垂日永,早轻摇、团扇换罗衣。料得我,故园花事,开到蔷薇。
已亥杂诗 215。清代。龚自珍。倘容我老半锄边,不要公卿寄奉钱。一事避君君匿笑,刘郎才气亦求田。
重庆府。宋代。黄琮。十七门楼压翠鬟,西南一线走严关。波涛交汇三江水,井邑高凌万仞山。吴楚帆墙来日暮,巴渝歌舞艳人间。时平不用夸形胜,戍鼓无声白昼间。
定风波。宋代。欧阳修。把酒花前欲问伊。问伊还记那回时。黯淡梨花笼月影。人静。画堂东畔药阑西。及至如今都不认。难问。有情谁道不相思。何事碧窗春睡觉。偷照。粉痕匀却湿胭脂。
鹧鸪天(和传先之提举赋雪)。宋代。辛弃疾。泉上长吟我独清。喜君来共雪争明。已惊并水鸥无色,更怪行沙蟹有声。添爽气,动雄情。奇因六出忆陈平。却嫌鸟雀投林去,触破当楼云母屏。
和叔康席上 其一。宋代。韦骧。两麾相遇百花春,烟海漫漫共此垠。席上笑谈成秀句,一番传咏乐邦人。
送蒲奉礼之鄞江。宋代。释行肇。官舍仙山里,全家去若归。江声鳌背出,帆影斗边飞。宿馆荷香接,吟亭岛色围。前秋赏明月,況对谢玄晖。
晚秋野兴。宋代。陆游。彻底无能彻骨贫,自怜虚作六朝民。学因病废捐长日,志与年衰媿古人。露湿乱萤飞暗庑,霜清饥雀噪空囷。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春暮有感二首。宋代。张耒。江城春雨暗,客舍夜灯明。构火添香炷,拥衾闻竹声。微明旁舍火,断续远楼更。何处离群鸟,孤飞深夜鸣。
六月吟。宋代。龚宗元。曦轮猎野枯杉松,火焚泰华云如峰。天地炉中赤烟起,江湖煦沫烹鱼龙。生狞渴兽唇焦断,峻翮无声落晴汉。饥民逃生不逃热,血迸背皮流若汗。玉宇清宫彻罗绮,渴嚼冰壶森贝齿。炎风隔断真珠帘,池口金龙吐寒水。象床珍簟凝流波,琼楼待月微酣歌。王孙昼夜纵娱乐,不知苦热还如何。
昨夜熏风醒玉柯,悄然十万小冰娥。久无春梦枯诗笔,偶纵愁怀赖酒魔。
清友邀时情未已,红尘起处势如何。料知千树霓裳舞,应似梅花雪满坡。
甘棠社邀赏玉渊潭樱花步海藏楼诗韵四首 其一。宋代。江南雨。昨夜熏风醒玉柯,悄然十万小冰娥。久无春梦枯诗笔,偶纵愁怀赖酒魔。清友邀时情未已,红尘起处势如何。料知千树霓裳舞,应似梅花雪满坡。
如梦令·一片苍苔凿破。元代。许有壬。一片苍苔凿破。百折清泉分过。长日午阴圆,自挈胡床来坐。斯可。斯可。从此闲身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