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朗读

译文

昨天,还是春光明媚,就像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用她轻快灵巧的小手,把一枝枝的花绣得丰盈娇艳;而今就不同了,夜来那一阵无情的风雨,把园中的花吹得满地都是,就像给园林铺上了一块起着皱纹的红色地毯。
今天,春光犹如那朝秦暮楚的“轻薄荡子”,尽管你对他一向情意绵绵,也是留他不住的。记得上次送春归去之后,那碧波荡漾的春水呀,都酿成了一杯醇美飘香的浓酒了。请到杨柳岸边来吧,我们在这儿饮酒叙旧,消除那离别的清愁。

注释

晋臣:即赵不迂,字晋臣,官至敷文阁学士。寓居上饶时常与辛弃疾唱和。
十三女儿: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
不教花瘦:将花绣得肥大,这里指春光丰腴。
甚:正。下得:忍得。雨僝(zhàn)、风僽(zhòu):原意指恶言骂詈,这里把连绵词拆开来用,形容风雨作恶。
向:同像,地衣红绉:地衣指地毯,这两句说,园林里落花满地,像铺上一层带皱纹的红地毯一样。
荡子:浪荡子,指不重感情的轻薄男子。
春波:碧波荡漾的春水。醇酎(zhòu):浓郁的美酒。
约:束、控制,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相候:指等待春天归来。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2、伍心铭.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389

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创作背景

  词人闲居瓢泉与赵晋臣唱和之作有二十余首,此词约写于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赏析

  此词自辟意境、写法新奇,通篇用比拟手法,一气贯注,寓意深沉,风格绮丽宛转,色彩浓丽缤纷,是词人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夏敬观评日:“连续诵之,如笛声宛转,乃不得以他文词绳之,勉强断句。此自是好词,虽去别调不远,却仍是裱丽一派也。”用十三女儿学绣喻春光丰满,用轻薄浪子难久比喻风雨对春花的摧残,护花爱美之意的深处,是对美好生命的热爱和呵护之心。落花将春水酿成醇醪,与人之清愁约会,想象奇妙,余味无穷。

  为了加大“赋落花”的情感重量,词章从“繁花”切人:“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如果依现代女性年龄标准看,十三岁不过是刚刚踏进中学校门的稚气十足的少女,谈什么拈针学绣。也许是中国古代女性早熟吧,十三岁被视为“豆蔻年华”的妙龄期。如唐代诗人杜牧就这样描写他喜爱的歌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二首》其一)诗人把“昨日春”比成“十三岁女儿学绣”真算是善于创新的神来之笔:如果把“昨日春”比做一位姿容娇美而又技艺精湛的成熟的绣花女,凭着丰富的刺绣经验,当然要讲究个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的美学原则,决不可能把每一朵花都绣得同样鲜艳肥大;只有十三岁少女如春蕾初绽,涉世未深,心地不杂一丝尘滓,有少女的聪慧和青春的热情又不工于心计,学起刺绣来,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一枝一叶自然会绣得丰盈而厚实,真个是“一枝枝不教花瘦”,体现了春阳普照,春雨均沾的春的特点。这正好显示了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浓郁而热烈的春光。

  诗人写春闹花繁的可喜,正是为了反衬春去花残的可惜:“甚无情便下得雨儇风倦,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大自然真个是太无情了,竟忍心让风雨一个劲儿摧残折磨着春花,使零落残红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园林地面,简直像铺上一层地毯一样。春花随风飘落,地面或厚或薄,那厚处犹如红色地毯上叠起的皱纹。这落红狼藉的景象描画,昭示了诗人对花落春残的惋惜情怀。

  下阕,诗人从对“昨日春”的深情关注中转到对“而今春”的艺术观照:“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诗人对春的情感太深太重了,他简直把春当成理想中的情人。春,本是岁序中一个季节,诗人不但使她有明确的性别、具体的年龄,还有鲜明的个性。当写到东风君临大地、万物开始苏醒的“昨春日”,诗人把她比成十三岁的妙龄女郎在心爱的绣物上绣进少女的柔情,绣进青春的智慧,一心绣出人间最美丽的锦绣;当写到春尽花残的“而今春”,诗人又把他比成用情不专、朝秦暮楚的浪荡子。这不但充分体现出诗人爱春惜春真挚情怀,也收到了诗歌口语化的美学效应。

  人生代代无穷已,风雨年年送春归。诗人回忆起前一年送春归去:“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春来江水绿如蓝”,自居易不过写出了春水的颜色,就惹得人们赞叹不已,被誉为咏春的名句;辛弃疾呢,却进了一层,道出了春水的质地:浓浓的、酽酽的,春水春波像酿成为一江醇醪佳酿。春真的要走了,愁,是诗人内在的情感,怎么一下子变成“约”的对象,从外部应邀而至呢。显然,愁,被诗人别具机杼地人化了,仿佛变成了与诗人休戚与共的好友,被邀请在杨柳岸边等候着为春举行告别宴会,以壮春的行色哩。向春告别,为什么要在“杨柳岸边?”因为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在这里,春也被人化了,也成了诗人难分难舍的挚友了。人与自然如此融洽契合,真亏诗人妙笔驱遣。

参考资料:

1、张海鸥.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278-279

2、张学淳.古宛新歌 唐宋词新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262-263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

猜你喜欢

云林从左折,云是韬光径。万绿不见天,风泉满清听。

盘旋竹石间,直上数百磴。一片江与海,虚白人空暝。

()

微躯原乏济时才,老马虺隤祗自哀。惠养有年心未已,长嘶靡力首徒回。

半生尘网劳应息,两月烟霞逸转颓。再疏乞骸披沥切,从兹万念等寒灰。

()

银鱼百尾瓦窑肥,蛤蜊缄唇径寸围。若更墙头过一斗,杨州鹤亦不须骑。

()
美景良辰二圣欢,时新络绎走雕盘。
固应慈孝移风俗,安用枭羹赐百官。
()

血溅甘凉十二州,上皇西顾不胜忧。肯将飞骑追骄虏,争似中原鸟雀愁。

()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忆昔分携在柳阴,奇山上望桂山岑。手牵玉藕丝难断,口嚼青茶苦自禁。

古镜不磨难对影,银釭未烬尚留心。一春孤馆同谁语,芭雨桐风夜夜深。

()

南宫开榜识英贤,二十年来看著鞭。廉访才高誇独步,都台恩重喜乔迁。

忧民两鬓秋霜点,报国孤忠白日悬。自有烝民诵山甫,菲才惭作赠行篇。

()
江南烟艇十年余,鼓枻宁嗟未得鱼。
浅水荻花闲自照,虚庭蕉叶卷仍舒。
子桑无用悲餐饭,仲蔚还知爱敝庐。
惟有故人稀见面,箧中时检旧来书。
()

伴食纶扉几日开,紫垣惊见坼三台。东门黄犬华亭鹤,都入香山感事来。

()
三十年间倦路岐,今朝犹自羡轻肥。
敝舆冲雨方行役,朴论干时未息机。
日暮肠枵聊命酒,夜寒衾薄旋牵衣。
一廛三径何时遂,且待相如驷马归。
()

幽亭浮彩翠,宴坐只焚香。花静闻蜂语,人闲觉燕忙。

世情这里淡,春日为谁长。疏懒元吾性,非关学列庄。

()

典衣无策渐朝衫,早计君毋笑拊骖。
未辨墙头仍翁下,空哦斗北与箕南。
蒲萄不作凉州想,庚癸犹酬褐父谈。

()

掻首北眷。
清对未从。
瞻云累叹。

()
梅雨霁,暑风和。
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
鱼戏动新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