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意在谁独识

出自明代邵宝的《寄题东林寺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g nián yì zài shuí dú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雁门僧避胡尘来,匡庐山中寻讲台。
谁云净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莲花开。
莲花开时千万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渊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头上巾。
攒眉掉臂谢公去,一杯浊酒堪全真。
当年意在谁独识,虎溪笑处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月落江云树千尺。
()
讲台,此池,自有,莲花,君臣,不疑,渊明,菊花,插头

《寄题东林寺壁》是明代邵宝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雁门僧避胡尘来,
匡庐山中寻讲台。
谁云净土在西竺,
此池自有莲花开。
莲花开时千万朵,
江南君臣不疑我。
渊明故是避世人,
菊花醉插头上巾。
攒眉掉臂谢公去,
一杯浊酒堪全真。
当年意在谁独识,
虎溪笑处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
月落江云树千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东林寺壁的题赠,通过诗人的感慨和联想,描绘了一幅寺庙中莲花盛开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东林寺壁上的莲花盛开,展现了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意境。诗中的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与寺庙的宗教文化背景相呼应。诗人以莲花为媒介,表达了对江南地区君臣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谢安,他以避世自娱而著称,此处用以对比自己的心境。菊花插在头巾上象征清高,暗示诗人的志趣不同于常人。谢公是谢安的别称,也是对渊明的称呼。全真指全真道,这里指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虎溪是指一处溪流,诗人以此象征自己的心境,表示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和把握。

最后两句描述了古塔依靠在西林之中,月落时树木和江云高达千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作为联想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纯洁、高尚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敬仰。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