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花何太喜

出自唐代杜甫的《独酌成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huā hé tài x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
相亲,醉里,从为客,有神,兵戈,犹在,儒术,谋身,低头,野人

《独酌成诗》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作者在酒醉的状态下,创作了一首诗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灯花为什么这么喜悦,
酒的颜色与它相亲。
我醉倒在这里作为客人,
诗写完了我觉得有神通。
战争还在眼前翻滚,
儒术又何用于身上。
我受到微官的束缚,
低头觉得愧对野人。

诗意上,杜甫以自己在醉酒之后创作诗歌的情景,借酒浇愁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状况的无奈和自嘲。他在诗中感叹战乱仍然在眼前蔓延,而自己作为士人,却无法为国家出力,只能被微官所束缚。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以及在酒后寄托思考的心情。

赏析上,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灯花和酒的描绘,形成对诗人心情和现实状况的反衬。灯花喜悦,与酒的颜色相适应,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而酒对于诗人来说,既是寄托心情的调剂,又是缓解疾苦的途径。最后两句“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愧疚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婉约的笔触,表达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和自嘲,展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豪情壮志与现实困境的矛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