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得不徒然

出自宋代邵雍的《县尉廨宇莲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ào dé bù tú rá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县尉小斋前,水清池有莲。
岂唯观菡萏,兼可听潺湲。
宛类江湖上,殊非尘土边。
古人用心处,料得不徒然
()
县尉,小斋,有莲,唯观,菡萏,宛类,江湖,尘土,古人,心处,徒然

《县尉廨宇莲池》是宋代文人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县尉小斋前,水清池有莲。
岂唯观菡萏,兼可听潺湲。
宛类江湖上,殊非尘土边。
古人用心处,料得不徒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县尉(一种官职)的官邸中的莲池景色。诗人表达了对清澈的池水和盛开的莲花的赞美,他认为这不仅是用来欣赏莲花的好地方,还可以倾听到潺潺水声。莲池的景色宛如江湖之上,与尘土边界的世俗景象截然不同。诗人认为,古人在选择这样的环境时是用心良苦的,他们料到这样的景致不会是空洞无物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莲池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佩。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澈的水池和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他将莲花池与尘土边界的世俗之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莲池是一片洁净、超然的净土。诗中的“宛类江湖上”一句,将县尉廨宇的莲池与江湖之上的美景相媲美,显示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珍视。最后两句“古人用心处,料得不徒然”,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他们选择这样美景的决策的肯定。诗人认为,古人选择了这样的环境,必然有其深思熟虑的用意,这使得这片景致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县尉廨宇的莲池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佩。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人选择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纯净、高尚之地的向往和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