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怀三友

出自宋代苏轼的《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qù huái sān yǒ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
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
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
坚姿聊自儆,秀色亦堪餐。
好去髯卿舍,凭将道眼看。
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
山骨,浅滩,清池,几案,杯盘,三友,平生,秀色,眼看,霜雪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怪石与石斛寄给鲁元翰
山形削凿成石斛,江中捡拾宝珍。清池上摆设几案,碎月落在杯盘。年老时思念三友,一生困顿只有一箪。威严的姿态足以自勉,美丽的景色也可享受。我喜欢离开尘世的纷扰,只凭借道义的眼光去观察。东坡最后供奉的是霜雪,它映照着人们的寒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山石和石斛的赞美与寄托情感。作者通过描绘山石形状削减成石斛的过程,以及捡拾江中宝珍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妙和珍贵。清池上的摆设和夜晚碎月的倒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诗中提到老去时怀念三友,平生困顿只有一箪,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然而,作者仍然保持着坚毅的姿态,欣赏自然之美,同时表达了对离世的向往。最后,霜雪的形象象征着寒冷和孤寂,与作者自身的处境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交融。作者通过山石和石斛的比喻,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生的体验相结合,展示了他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清池上的几案和碎月的映照,为诗中的景象增添了一层宁静和神秘的氛围。诗中表达的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离世的向往,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离世的超脱之感。最后,霜雪的形象烘托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使整首诗词更加深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他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传达出对美的追求、对友情和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离世的超脱之情。这样的诗词使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引发内心的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