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朗读

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注释


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穆陵:指穆陵关。
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
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32-233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百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8-409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8-409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朗读
()

猜你喜欢

丝丝细雨盈盈泪,淡淡笼烟。袅袅风前。低影愁红何可怜。

便宜翠竹青花小,清露珠圆。别种幽研。不受尘埃半滴泉。

()

桃源何处独伥伥,咫尺烽烟隔故乡。恶梦每疑逢黑劫,微官也似熟黄粱。

饥寒我愧陈无已,忧乐谁知杜季良。身世那堪追子美,咏诗独立太苍茫。

()

尽道相逢日苦短,山南山北秋方腴。儿童敢笑诗名贱,元气终须老辈扶。

四海典彝既旁达,两山金石谁先储。影形各各照秋水,渣滓全空一世无。

()

十里榴花一色裙。三吴争赛楚灵均。吴舞传芭如楚舞。

儿女。中流箫管正纷纷。

()

耻学乡贤梅市卒,懒随丹士葛仙翁。爱佳山水来名郡,称老苾刍作寓公。

贪懒谋新符俗谚,度生术乏负宗风。斋鱼粥鼓还朝夕,惭与当年窃禄同。

()

长河风力驶,千里片帆轻。桨歇村频转,桡停岸自迎。

野凫冲荇起,归雁拂云鸣。试问邮亭吏,何如驷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