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陈涉世家。两汉。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胜,被人杀死了,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重建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于是就以吴广为代理王,督率各将领向西进攻荥阳(在今河南郑州市辖区内)。命令陈县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赵国的辖地,命令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邓宗攻占九江郡(今安徽寿县)。这时候,楚地几千人聚集在一起起义的,多得不计其数。
葛婴到达东城(今安徽定远),立襄强为楚王。葛婴后来听说陈胜已自立为王,接着就杀了襄强,回来向陈胜报告。一到陈县,陈胜就杀了葛婴。陈胜命令魏人周市北上攻取原属魏国的地方。吴广包围了荥阳。李由任三川郡(今河南洛阳东白马寺东。李由,李斯之子)守,防守荥阳,吴广久攻不下。陈胜召集国内的豪杰商量对策,任命上蔡(在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人房君蔡赐做上柱国。
周文(《史记集解》作周章),是陈县有名的贤人,曾经是项燕军中的占卜望日官,也在楚相春申君黄歇手下做过事,他自称熟习用兵,陈王就授给他将军印,带兵西去攻秦。他一路上边走边召集兵马,到达函谷关(河南灵宝)的时候,有战车千辆,士兵几十万人,到了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距咸阳四十千米)时,就驻扎了下来。秦王朝派少府章邯赦免了因犯罪而在骊山服役的人以及家奴所生的儿子,全部调集来攻打张楚的大军,把楚军全给打败了,周文失败之后,逃出了函谷关,在曹阳(今河南三门峡西南)驻留了两三个月。章邯又追来把他打败了,再逃到渑池(今河南三门峡)驻留了十几天。章邯又来追击,把他打得惨败。周文自杀,他的军队也就不能作战了。
武臣到达邯郸,就自立为赵王,陈馀做大将军,张耳召骚任左右丞相。陈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属逮捕囚禁了起来,打算杀死他们。上柱国蔡赐说:“秦王朝还没有灭亡就杀了赵王将相的家属,这等于是又生出一个与我们为敌的秦国来。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陈王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去祝贺,同时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又封张耳的儿子张敖做成都君,催促赵国的军队速进军函谷关。赵王武臣的将相们商议说:“大王您在赵国称王,并不是楚国的本意。等到楚灭秦以后,一定会来攻打赵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派兵向西进军,而派人向北攻取原来燕国的辖地以扩大我们自己的土地。赵国南面据黄河天险,北面又有燕代的广大土地,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不敢来压制赵国。如果楚国不能战胜秦国,必定就会借重赵国。到时候赵国趁着秦国的疲敝,就可以得志于天下了。”赵王认为说得有道理,因而不向西出兵,而派了原上谷郡卒史韩广领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燕国原来的贵族豪杰劝告韩广说:“楚国已经立了王,赵国也已立了王。燕国地方虽然小,过去也是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希望将军您自立做燕王。”韩广回答说:“我的母亲还留在赵国,使不得。”燕人说:“赵国现在正西面担忧秦,南面担忧楚,他的力量不能来限制我们。况且以楚国的强大,都不敢杀害赵王将相的家属,赵国又怎敢杀害将军您的家属呢?”韩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自立做了燕王。过了几个月,赵国派人护送燕王的母亲及其家属来到了燕国。
在这个时候,到各地去攻城占地的将领,数不胜数。(《资治通鉴》:陈胜既派出周章,认为秦政府混乱,有轻视秦政府的意思,不再设立防备。博士孔鲋劝谏说:“臣听说兵法:‘不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恃仗我们不怕进攻。’今天大王只恃仗敌人不来进攻,而不恃仗自己的防备,一旦兵败,后悔都来不及。”陈胜说:“我的军事行动,先生不必辛苦担心!”)周市北上攻城掠地到达了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狄县人田儋杀死了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凭借齐地的力量来反击周市。周市的军队溃散了,退回到了魏地,打算立魏王的后代宁陵君咎做魏王。其时咎在陈王那里,不能回到魏地去。魏地平定以后,大家想共同拥立周市做魏王,周市不肯接受。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周市之间,陈王乃答应立宁陵君咎做魏王,遣送他回到魏国去。周市最后做了魏国的相。
将军田臧等人一起谋划说:“周文的军队已经溃散,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到来,我们包围荥阳城久攻不下,如果秦国的军队到来,一定会被打得大败。不如留下少量的部队,足以守住荥阳就可以了,把其余精锐的军队全部拿来迎击秦军。现在代理王吴广骄横,又不懂用兵权谋,这样的人无法和他商量议事,不杀了他,我们的计划恐怕会被搞坏。”于是他们就假冒陈王的命令杀掉了吴广,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王。陈王就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任命他做上将军。田臧就派部将李归等人驻守荥阳城,自己带了精锐的部队西进到敖仓迎战秦军。双方交战时,田臧战死,军队溃散。章邯领兵趁机到荥阳城下来攻打李归这些人,打败了他们,李归等人战死。
阳城人邓说领兵驻扎在郏城(原文作郯城,据《史记索隐》《史记正义》改。今河南郏县),被章邯部将所带的一支部队击败,邓说率军溃逃到陈县。铚人伍徐率兵驻扎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也被章邯的军队击溃了他。伍徐的军队都溃散逃到了陈县。陈王杀了邓说。
陈胜刚刚自为王时,陵县(今江苏泗阳)人秦嘉铚县人董緤符离(今安徽宿州东北)人朱鸡石取虑(今江苏睢宁西南)人郑布徐县(今江苏省泗洪东南)人丁疾等都单独起兵反秦,他们领兵把东海郡守名叫庆的围困在郯城(东海郡郡治,在今山东临沂市辖区内)。陈王听说后,就派武平君名叫畔的做将军,督率郯城下的各路军队。秦嘉拒不接受这个命令,自立为大司马,讨厌隶属于武平君畔。便告诉他的军吏说:“武平君年轻,不懂得军事,不要听他的!”接着就假托陈王的命令杀死了武平畔。
章邯打败伍徐以后,接着进攻陈县,陈王的上柱国房君蔡赐战死了。章邯又领兵进攻驻守在陈县西面的张贺部队。陈王亲自出来督战,结果楚军还是战败,张贺阵亡。
十二月,陈王退到了汝阴(今安徽阜阳),在回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投降秦军。陈胜死后安葬在砀县(今河南永城东北),谥号叫隐王。
陈王从前的侍臣吕臣将军组织了一支青巾裹头的“苍头军”,从新阳(今安徽界首北)起兵攻打陈县,攻克后,杀死了庄贾,又以陈县为楚都。
当初,陈王刚到陈县的时候,曾命令铚县人宋留领兵去平定南阳(今河南省地级市),再进兵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宋留攻占了南阳之后,传来了陈王被杀的消息,于是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不能进入武关,就往东到了新蔡(今河南驻马店市辖区内),不料又遇上了秦军,宋留带着部队投降了秦军。秦军押解宋留到了咸阳,将他五马分尸示众。
秦嘉等人听说陈王的军队已经兵败逃走了,就立景驹做了楚王,率兵到了方与(今山东鱼台西),准备在定陶(今山东菏泽市辖区内)附近袭击秦军。于是派公孙庆出使齐国去会见齐王田儋,想联合他一同进兵。齐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至今生死不明,楚国怎么能不来向我请示就自立为王呢?”公孙庆说:“齐国不请示楚国而立王,楚国为什么要向齐国请示才能立王呢?何况楚是首先起义反秦的,理当号令天下。”田儋杀死了公孙庆。
秦的左右校尉率领部队再次进攻陈县,并占领了它。将军吕臣失败逃跑后,重新集结兵马。并与当年在鄱阳为盗后被封为当阳君的黥布所率领的军队联合起来,又攻击秦左右校尉的军队,在青波把他们打败了,再度以陈县为楚都。这时正好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做了楚王。
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夥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楚地人把“多”叫做“夥”,所以天下流传“夥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涉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史记索隐》:陈胜当了国王,岳父和妻兄都前去投靠。陈胜以普通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们。岳父愤怒地说:“依仗强势怠慢长者,不能长久!”于是不辞而别。)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
参考资料:
1、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上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182-186 .
2、 张圣洁 朱五书 .初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 :贵州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147-152 .
本文是记这次起义的领袖陈涉、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起义的直接原因: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置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四个,
第一是“天下苦秦久矣”;第二是“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第三“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胸有大志,正确谋划。第四“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文章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
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
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
3、“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①不甘心受奴役;②同情同命运的人;③年少时就具有远大抱负、志向。
4、陈涉起义的有利历史环境(有利历史条件政治形势)是怎样的?
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③九百人被逼上绝路。
5、“死国可乎”表现了陈涉什么精神?
为国事敢于斗争和牺牲。
6、陈涉抓住了哪两个有利于起义的敏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
借扶苏和项燕都下落不明(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诈称自己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以拉拢人心,让更多的人加入队伍。
7、这一策略效果怎样?结合原文说一说。
取得了成功的效果①九百人敬受命②杀之以应陈涉③建立张楚政权,且发展迅速。
8、陈涉为起义做了什么样的舆论准备,效果怎样?
舆论准备:①鱼腹藏书②篝火狐鸣③诈称公子扶苏 项燕④行卜
效果:巩固了陈涉的地位,坚定众人起义的信心。
9、发动起义的关键是什么?吴广是怎样做的?表现了吴广的什么才能?
并杀两尉,获得众人支持;“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剑拔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表现了吴广的机智勇敢。
10、陈涉是怎样动员戍卒并发动起义的?
①陈涉通过吴广的计谋,用苦肉计来激怒爱戴他们的士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②就在此时,陈涉在士兵激愤的情况下来鼓动他们发动起义,充分利用"失期法皆斩"这一情况来说服他们。(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11、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①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②发动起义以推翻秦王朝的领导作用。
1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在残暴统治下,起义必然会爆发。
1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了什么?
表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人们对陈胜十分敬畏,提升了陈胜的威信,能够帮助陈胜在以后的起义中有足够的领导效应,更多的士兵会遵从他的命令。
14、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为他们效力;
②形势所迫,因为“失期,法皆斩”,被逼上绝路。
15.“苟富贵,无相忘”表明陈涉什么态度?
不甘贫困,有改变现实的伟大抱负,有福同享的态度。
16.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世家》则是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体现了陈涉的什么精神?
他对这种生活不满,内心迫切希望改变这种处境,同时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陈涉者,阳城县人也。,吴广者,阳夏人也。首先交代了人物基本信息以后,司马迁接下来就写到:陈涉少时与人躬耕,休息的时候,陈涉和那些人闲聊,他说了一句让大家觉得十分可笑的话:“苟富贵勿相忘!”(将来如果富贵了,不能忘记对方。)这句话和一个农奴的身份不符合,所以被人嘲笑,嘲笑后陈涉接着说了一句千古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小麻雀怎能懂得大雁的志向!)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这句话是写陈涉与众不同,更是写这个农奴胸怀大志。
人不怕没有高贵的出身,就怕没有高贵的准备。
这种准备就是所谓的理想,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一个人在无法做什么的时候要看他准备做什么,这就是《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勿用。这也应该理解为陈涉的与众不同吧。其实当我们看完陈涉世家,我们就会发现,是这句话成就了陈涉,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了陈涉最后的死亡。
陈涉固然有敢为人先的准备,但是这种准备仅仅局限于对于物质的追求和索取上。这就是所有农民起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陈涉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等。一方面农民的切入点总是从改变现实需求出发、改变自己和农民的命运,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摆脱自己作为农民的欲望。所以陈涉世家开头的“苟富贵勿相忘”就是陈涉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理由,其实也是陈涉这一辈子的总结,更是陈涉这一辈子的评价,。
在陈涉达到了自己理想高峰的时候,《史记》对于陈涉的写照是通过原来和陈涉一起耕地的一个农民口里感叹出来的——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那人进入宫殿里,看见华丽的帐幕,惊叹:好家伙啊,陈涉当了大王真阔气!)此时的陈涉已经是享受第一了,他已经把自己架在了成功的位置上,进行成功的享受。他享受的不过就是农民没有见过的金钱富贵,而不是君临天下。
佛家有句话:“佛无本相。”佛即是世界的道理,也类似于儒家的大道,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切悲剧都是自己造成的,就好像陈涉一样,他对于物质富贵的追逐也就是他一辈子的成功和失败,也就是他自己的“相”。
司马迁是儒家学派的人物,他用儒家的价值观看人,我们可以理解:“苟富贵勿相忘”是对于陈涉的肯定,但是得到了富贵后呢,这是不是对于陈涉的否定呢?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陈涉世家》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表现了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文章也写到了起义军内部的不和及自相残杀,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信用奸邪、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写法。写起义的动机,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程、浩大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生动地记述了从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怀有“鸿鹄之志”。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尤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是对封建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富有远见,他的话具有鼓动性,才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陈涉等人起义的直接原因。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把握了“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社会背景。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提出这一口号,则“宜多应者”。他们在卜者启发下,精心策划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事件,骗过了其他戍卒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的双簧戏,成功地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后文中的“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上文“宜多应者”相呼应,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体现了他洞察时局的能力。也正是陈涉这种谋划、洞察的能力,才造成起义一呼百应,并迅速遍及全国局面。
陈胜、吴广在密谋起义之时曾找人算卦,后来又在卜者暗示下演出了丹书和狐鸣两出骗局。这种为推翻一个政权而造舆论的骗术,在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关头屡见不鲜。当广大群众畏天命的意识很浓厚的时候,举事者想要“威众”,以种种骗术把自己表现成受命于天的超人是最取巧、最见效的手法。然而,陈胜、吴广自己并不迷信天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作者司马迁更在记叙陈胜、吴广行卜时,特意点破“卜者知其指意”,既“知其指意”,则“足下事皆成,有功”云云,至于“卜之鬼乎”,分明是在参与密谋。《陈涉世家》在行文中使此类骗术昭然若揭,《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制造的斩蛇之类的神话也持保留态度,这都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的历史观。
两个将尉在大泽乡起义中并没有过失,他们和吴广的一场冲突是起义领袖预谋的,但最终仍不免一死。这是因为他们是秦王朝势力的代表人物,在残酷的阶级斗争面前,充当了起义军的对立面,故难逃成为牺牲品的命运。攻下蕲县这第一个县城后,陈胜和吴广及时派葛婴带领人马到蕲县以东开辟新战场,以便迅速打开局面,同时不失时机地立国称王,建立起农民政权。这些都说明他们在起义初期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成功地担当了领袖的责任。陈胜在战斗中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这些都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素质,在陈胜、吴广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
上述人物性格特点是通过具体事件或细节的记叙表现出来的,不难看出,《史记》在为一个个历史人物立传时,不仅记录其生平大端,而且注意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示与人物活动相关的背景、环境,从而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这正是《史记》文学性的主要体现。
参考资料:
1、《<陈涉世家>重点难点解析》 高慧丽 《山西教育(教学版)》2004年08期
2、 《<陈涉世家>中的语言艺术》 高续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31期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一。明代。于慎行。空谷有佳人,素质明秋霜。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负薪日惨廪,怨此江路长。红颜委中野,三叹以徬徨。倾城难可再,一顾何茫茫。念此不得寐,啸咤令心伤。
谢张芸窗。宋代。刘启之。夜深檛鼓醉红裙,半世侯门熟稔闻。自是东篱窥宋玉,非关司马挑文君。苍头误送香罗帕,簧舌翻成贝锦文。幸赖老成持与力,一帆安稳过溪云。
赠郑瀚生。清代。郑孝胥。君于我厚矣,不鄙谓我语。所云讵无缪,政自出肺腑。闻君道贤伯,老辈具风矩。门中足师法,岂复假外取。亲贤远不肖,此事已为主。性情端且厚,俊哲必乐与。文字艺之末,费日浪自苦。但当勤读史,大义了今古。自居在何等,肯作流俗伍?知君多良友,走也岂足数。离居傥相忆,莫哂渠言腐。
次韵庭藻天申节锡燕书事。宋代。周紫芝。千秋舞马初登床,新歌乐府传霓裳。当时提封三万里,人间何处无农桑。迩来重见太平日,侍臣复上开元觞。云门一阕天乐奏,瑞兽三尺南金黄。师臣拥佩燕旨酒,虎臣杖节严秋霜。成功乃自师尚父,异姓不数汾阳王。紫皇万岁寿明主,斗魁六宿来文昌。三呼往往出灵岳,由汉以来无此祥。诸公自是列宿数,玉阶合望重瞳光。圣朝御极日杲杲,风雨顺序天苍苍。虞阶已复罢干羽,汉郡会看开乐浪。小臣拜手亦稽首,愿祝地久仍天长。
盐。元代。黄庚。同絺入贡载遗经,分赐群臣羡水晶,涧下作醎从海产,熬波出素似天成。享神洁白惟形似,富贵珍奇以宝名,此物可方为相事,他时商鼎用调羹。
未晓出城陪州长考功李员外祷雨大悲禅刹。宋代。宋庠。城上繁星五鼓初,江臬申祷访精庐。林回半隐翔鸳刹,野阔平飞画隼旟。十地真容陪合掌,百城甘澍待随车。先秋闵雨农心乐,宜在麟编直笔书。
奉赠盛原济国医。明代。王世贞。大似颜家少父狂,箕裘籍籍有辉光。青囊不博书生篚,白帢能分御史床。任是医和通国脉,可烦臣意对师方。生平怪杀儿曹懒,拥彗争先礼药王。
古槐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仙人鍊形骨,枯槁不知年。秀色倏还观,阳和仍宛然。今古山川异,乾坤雨露偏。东阳无歇息,生意会绵绵。
春日丛桂书舍偶成二首。宋代。王炎。芳草青青昼掩关,倦游心绪叹重山。寒生怪雨盲风后,春在斜阳暮霭间。杜宇劝人归小隐,桃花笑我欲苍颜。腐儒未解谋生理,鱼蠹陈编不自閒。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三。清代。林则徐。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雁碛入遥天。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便糶王丞送碧香酒用子瞻韵戏赠郑彦能。宋代。黄庭坚。食贫好酒尝自嘲,日给上尊无骨相。大农部丞送新酒,碧香窃比主家酿。应怜坐客竟无毡,更遭官长颇讥谤。银杯同色试一倾,排遣春寒出帷帐。浮蛆翁翁杯底滑,坐想康成论泛盎。重门著关不为君,但备恶客来仇饷。
步桐台诗。南北朝。江淹。客子畏霜雪。忧至竟悠哉。绮帷生网罗。宝刀积尘埃。思君出汉北。鞍马登楚台。岁彩合云光。平原秋色来。寂听积空意。凝望信长怀。蕙芬自有美。光景讵徘徊。山中忽缓驾。暮雪将盈阶。
江南树 木末亭。清代。吴绮。秋冷长干,几夜风吹黄叶。残土不成堆,下有苌弘如血。荒亭人独倚,望见苍龙
咸阳。唐代。郑谷。咸阳城下宿,往事可悲思。未有谋身计,频迁反正期。冻河孤棹涩,老树叠巢危。莫问今行止,漂漂不自知。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其七。宋代。周紫芝。人生天宇间,动作均有寄。谁知林下人,亦复有幽事。短步舒微芳,长吟抽逸思。有梦烦青奴,无弦须绿绮。寒日忽满窗,香销人未起。慎勿唤客来,昏昏败人意。
下山雨骤。宋代。虞俦。宝熏降自九重天,再款龙祠礼亦专。谢雨归来还得雨,今年必定作丰年。弥天膏润人皆喜,连日奔驰我独贤。回首家山今不远,固应惭恨不归田。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释绍昙。厮扑场中作断交,拳来趯去不相饶。谁知用尽平生力,却傍被人夺锦标。
望罗浮山有怀海屏。清代。吴询。伊人已云逝,山水忆知音。夙志期远游,依依见我心。我心飞上罗浮岛,绿萝花开覆烟草。鲍靓由来亲隐沦,葛洪于此开怀抱。遥见飞云跨鹤来,手持白玉荷花杯。尔家仙客五百载,驱鸡已上松风台。松风台上飞流霞,松风台下沽酒家。可知月落参横夜,惟有寒梅一树花。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宋代。真宗。圣图广大,宗祊光辉。假于有斋,帝命不过。僾苦有慕,夙夜畏威。嘉乐君子,福禄祁祁。
忆梅。宋代。张道洽。到得芳天闹众葩,相思一夜鬓成华。阆风归去无消息,梦寐犹应见此花。
十四日饮张子荩太史宅留别。明代。徐渭。斗酒那能话不延,此行无事不堪怜。弓藏夜夜思弯日,剑出时时忆掘年。老泪高梧双欲堕,孤心缺月两难圆。明朝总使清光满,其奈扁舟隔海天。
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宋代。魏了翁。虞倩思亲感岁年,归心巫峡暮云前。乖逢逝止那能料,静倚閒云看大川。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八。清代。沈梧。心清香满室,树来月当门。移植砚池畔,花开有墨痕。
中秋夜客散步月中庭忽忆陆舜卿南归乞诗时正多雨索笔书赠。明代。顾清。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回銮歌五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西山云色玉泉流,两岸垂杨夹綵舟。一曲上陵新乐府,圣明不事具茨游。
金缕曲。清代。姚燮。客梦堪凄切。夜乌啼、城沙一白,有霜无月。昨醉分明红烛院,两道琼牙银拨。停十二、水仙罗袜。那问个人茆屋底,亸退红、衫薄眉青结。背灯影,语呜咽。杜鹃飞散黄莺歇。剩缡褷、雕笼病翠,尚容调舌。柳絮风颠三月尽,滚得春痕如雪。便愁也、与枝同折。天未成波河未涸,漫逢人、便把情轻说。香烬后,鼎才热。
得家报喜咸儿生。明代。卢龙云。千里椷书自粤南,真传消息喜逾深。官同鸡肋淹微禄,家有熊祥送好音。此日已徵兰入梦,他时应附桂为林。年来棣萼关情处,重睹连枝慰远心。
减兰 寄君莲。清代。赵我佩。钿车人远。飞絮游丝无力绾。忆别临歧。执手相看泪满衣。韶华易老。姊妹花开春去了。珍重馀寒。料峭风前莫倚栏。
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唐代。武元衡。故园千里渺遐情,黄叶萧条白露生。惊鹊绕枝风满幌,寒钟送晓月当楹。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莫怪孔融悲岁序,五侯门馆重娄卿。
鹧鸪天。宋代。赵子发。约略应飞白玉盘。明楼渐放满轮寒。天垂万丈清光外,人在三秋爽气间。闻叶吹,想风鬟。浮空仿佛女乘鸾。此时不合人间有,尽入嵩山静夜看。
丙申元日五绝。元代。方回。五更春雨细无声,石路溅泥齿屐鸣。后饮屠苏懒奔走,可能也喜鹁鸠晴。
熙春台下花无数。红紫映桃溪路。蝶往蜂来知几许。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绮筵罗列开尊俎。总是神仙侣。竟举笙歌驰玉醑。介公眉寿,年年此日,长与花为主。
青玉案·熙春台下花无数。金朝。元好问。熙春台下花无数。红紫映桃溪路。蝶往蜂来知几许。翠筠亭外,绿杨堤畔,时听娇莺语。绮筵罗列开尊俎。总是神仙侣。竟举笙歌驰玉醑。介公眉寿,年年此日,长与花为主。
虞美人。元代。邵亨贞。天台洞口桃开了。无柰刘郎老。多情何苦叹途穷,人与花枝,都在暗尘中。个人那日犹痴小。帘底秋波渺。别来几度见春风。应是门前,花落
辛巳九日宴驼山四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千古龙山会,高风晋孟嘉。矫情时士赏,落帽至今嗟。何以陶彭泽,常时就菊花。篮舆归便得,有酒即为家。
和立斋先生雁山韵。宋代。车若水。洗山川穹石,削空蹲苍城。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擎天只柱健,此嘱谁堪膺。
送张尊师归洞庭。唐代。许浑。能琴道士洞庭西,风满归帆路不迷。对岸水花霜后浅,傍檐山果雨来低。杉松近晚移茶灶,岩谷初寒盖药畦。他日相思两行字,无人知处武陵溪。
席上赠歌者。元代。宋无。十胥吴绫赏水新,一声歌歇杏梁庙。家徒四壁门如水,那得明珠换美人。
行田舍。宋代。沈辽。轻烟微雨满金塘,天气清明看下秧。筋骨已衰难自力,田家次第赐壶浆。
八十四吟。宋代。陆游。八十仍逾四,迟留未告行。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耕牧犹能力,痴顽每自惊。所嗟经学废,心媿济南生。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金朝。元好问。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戊辰春日有怀白阳毕老公祖。明代。顾起凤。班硕文昌傍紫微,东山未许北辰违。陪京牗户思黄发,郑武甘棠寄衮衣。身系安危留主眷,道随舒卷岂知希。纶阖袛今宵旰切,伫看司马总揆机。
风光词。唐代。湘中蛟女。隆佳秀兮昭盛时,播薰绿兮淑华归。故里荑与处萼兮,潜重房以饰姿。见雅态之韶华兮,蒙长霭以为帏。醉融光兮渺渺瀰瀰,迷千里兮涵烟眉。晨陶陶兮暮熙熙,舞袅娜之秾条兮,娉盈盈以披迟。酡游颜兮倡蔓卉縠,流倩电兮石发髓施。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宋代。叶梦得。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次韵陶监丞茂安见赠。宋代。王之道。三年重见须川湄,舍舟东去何驱驰。王事靡盐莫遑息,人生所贵心相知。经从往返两过我,一言意厚何多为。向来江夏倾盖日,翕然誉望推麟仪。才猷伏火丹九转,用之功效堪扶衰。重阳初过雨新霁,乾坤六合方平夷。边城残寇何足灭,庙堂胜算那容窥。相逢问我出世法,嗟我茅塞同荒陂。因君扣击发探省,沉迷可笑群昏随。我闻摩诘老居士,后身楼至今王维。忽然惠顾有缘契,怳若宿雾青天披。愿君为我取妙善,此界示现无边慈。
烟江叠嶂。宋代。范成大。太湖嵌根藏洞宫,槎牙石生奫沦中。波涛投隙漱且囓,岁久缺罅深重重。水空发声夜镗鈶,中有晴江烟嶂叠。谁欤断取来何时?山客自言藏奕叶。江上愁心惟画图,苏仙作诗画不如。当年此石若并世,雪浪仇池何足书?我无俊语对巨丽,欲定等差谁与议?直须具眼老香山,来为平章作新记。
读《开元天宝遗事。宋代。苏轼。琵琶弦急衮梁州,羯鼓声高舞臂韝。破费八姨三百万,大唐天子要缠头。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宋代。苏轼。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挽西郊宋处士夫妇。明代。何瑭。诗酒陶元亮,潇条住远坰。伤哉新冢白,愁对旧山青。同穴怜双璧,传家在一经。笑谈春满座,人共相仪刑。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三。清代。王时翔。玉艳凌风飒飒秋。彩云飞去怅难留。暮烟新月下帘钩。繁氏定情空有梦,江郎赋别只牵愁。绿波春草在心头。
移居 其一。明代。朱多炡。屋上青山半隔城,门前林木有馀清。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薄禄藜羹堪养老,闲身竹素最钟情。人嘲寂寞扬雄宅,自笑《玄经》草未成。
春日即事。明代。释函是。朦胧春色石楼前,落尽桃花听杜鹃。水涨锦溪知夜雨,月沉丹嶂起朝烟。山中各自成昏昼,世上曾无异食眠。芳草王孙归未得,几人于此独潸然。
自嘲。宋代。司马光。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浮沉乖俗好,隐显拙身谋。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
赠伊文学。明代。宗臣。故人亦何在,乃在青山东。山家何寂寥,高树来天风。貂裘日以数,龙剑何其雄。下可制巨鳌,上可断长虹。风云起一朝,宁复嗟途穷。去去重相思,寄言双飞鸿。
金缕曲 其五。清代。易顺鼎。无处容疏放。问迢迢、玉楼十二,几人相望。水样才名花样命,那更情深难量。论才子理应惆怅。字字风花和泪染,料心头、早有春来葬。非仅为,诉飘荡。别君数日衙城上。不堤防歌离吊梦,与君同况。禅榻光阴休问我,总是维摩旧恙。谁耐听卖花深巷。径拟海天高唱去,抱青琴、闯入鲛宫帐。掷此卷,定奇响。
好事近·敧枕不成眠。宋代。史浩。敧枕不成眠,得句十分清绝。一夜酸风阁花,酝江天飞雪。晓来的皪看枝头,老蚌剖明月。帝所待调金鼎,莫教人轻折。
咏史下·元紫芝。宋代。陈普。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陪新及第赴同年会。唐代。李远。曾攀芳桂英,处处共君行。今日杏园宴,当时天乐声。柳浓堪系马,花上未藏莺。满座皆仙侣,同年别有情。
富顺杨商卿使君曏与余相别于泸之合江,渺然。宋代。范成大。合江县下初语离,共说再会知何时?寿栎堂前哄一笑,人生聚散真难料青灯话旧语未终,船头叠鼓帆争风。草草相逢复相送,直恐送迎皆梦中。昨闻亲上安边奏,玉阶从容移禁漏。天香怀袖左鱼符,归作双亲千岁寿。我今老病塘蒲衰,君归报政还复来。万里傥容明月共,更期後梦如今梦。
七夕有雨。元代。徐贲。锦机织初罢,鹊桥驾始成。每是经年别,宁辞冒雨行。云帔从教湿,月殿不须明。但尽相逢意,无语别来情。
菩萨蛮(四)。宋代。王齐愈。远香风递莲湖满。满湖莲递风香远。光鉴试新妆。妆新试鉴光。棹穿花处好。好处花穿棹。明月咏歌清。清歌咏月明。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適、贾至。唐代。独孤及。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罢官梁山外,获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上马指国门,举鞭谢书帷。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相逢绛阙下,应道轩车迟。高侯秉戎翰,策马观西夷。方从幕中事,参谋王者师。贾生去洛阳,焜耀琳琅姿。芳名动北步,逸韵凌南皮。肃肃举鸿毛,冷然顺风吹。波流有同异,由是限别离。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白云日夜满,道里安可思。梦想浩盈积,物华愁变衰。因君附错刀,送远益凄其。四海各横绝,九霄应易期。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唐代。杜牧。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二首 其一。明代。宋琬。拜杖端门下,孤臣命若丝。何堪天谴日,即是国亡时。谏草传梅尉,扁舟混子皮。似君幽隐处,独有白鸥知。
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宋代。徐铉。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题张元春秋山策蹇图 其二。明代。张萱。临流老树影交加,曲磴穿林日欲斜。却喜健蹄归路熟,洞门犹未锁烟霞。
青玉案。清代。左锡璇。湘帘不捲金钩控。灯焰小,兰膏冻。指冷玉笙闲不弄。罗帏深掩,绣衾低覆,漠漠轻寒送。春愁压得眉尖重。抛不下,情千种。欲饮香醪谁与共。小栏花影,纸窗明月,夜夜曾同梦。
峨嵋道人拳歌。明代。唐顺之。浮屠善幻多技能,少林拳法世希有。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是日茅堂秋气高,霜薄风微静枯柳。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砂走。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舑含沙鬼戏人,髬{髟思}崟磨牙薙捕兽。形人自诧我无形,或将跟絓示之肘。险中呈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汉京寻撞未趫捷,海□眩人空抖擞。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溜。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兴阑顾影却自惜,肯使天机俱泄漏。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耦。
送薛君玉调江西宪椽。明代。蓝仁。落花飞絮送残春,浊酒清歌别远人。宪府簿书淹岁月,宦途鞍马傍风尘。湖边有宅栖徐孺,城里无山隐子真。羡尔奋飞千里远,嗟余落魄二毛新。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宋代。蔡戡。我亦大痴人,劝者多不足。抖擞囊中金,倾倒囷内粟。虽云壁徒立,尚有田可鬻。百口勿啼饥,张颐仰看屋。
赠陈养廉居士。宋代。曾丰。身后相多清议同,大归何者是家风。轻财笑馈三千客,重道争祠六一公。门未生苔车迹满,馆无废帚榻尘空。有人能继碑中美,不与石相为始终。
好事近 彭嫣词,为北山楼主人作。清代。朱祖谋。眠雨茂陵秋,曾赋上林游猎。谁乞金茎澄露,疗琴心消渴。相哀几辈赖云鬟,高楼句愁绝。肯伴鸱夷一舸,胜双清珰札。
雪木毬禅人凡与语或自有所陈辄见动色为解嘲戏示。明代。释函是。摩尼五色随方现,何事心光独映红。应与灵云同见处,头头触著在其中。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二。宋代。叶梦得。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二 南峰。明代。王鏊。石罅巾间度板舆,南峰来叩故人居。高斋阒闭松云外,绝栈危分鸟道馀。岂谓山僧成泄柳,却疑野老是长沮。明朝地主如相问,但看芭蕉叶上书。
怀李于鳞戏集李杜各一首 其一 集李。明代。王世贞。双珠出海底,飞在白云端。海月明可掇,不为世人观。长鲸正崔嵬,为我扬波澜。一朝攀龙去,独宿天霜寒。掩泪出故房,清晨起长叹。酌醴焚神鱼,问言谁与餐。方希炼金骨,并乘双飞鸾。
和闾丘莘叟中秋玩月。宋代。吴芾。平生爱明月,夜坐长忘眠。每见冰轮上,两足先跰跹。清赏意未足,常恐云油然。老来有余兴,犹不减少年。今岁值秋半,一醉拟流连。无何山雨来,不见觚棱圆。尚意闰余夕,百分棹觥船。居然遂此愿,使我喜欲颠。引满对清影,席地仍幕天。岂知贤伯仲,亦爱此婵娟。与我嗜好同,清夜耸诗肩。此景已买断,初不用一钱。况复有佳句,还与月争妍。愧我无好语,滥继联珠篇。
夏初筹岩。明代。王恭。筹峰迢递出高林,苔径苍苍洞穴阴。独树断云孤鸟下,乱山残日一蝉吟。双溪鹿过泉应碧,丈室僧归月又深。几度欲携招隐兴,绿萝花处息尘心。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三。清代。蒋士铨。听罢兰台鼓。信从来、消魂惟别。黯然难语。说礼敦诗周旋久,梦绕两公堂户。把人物、恒沙量数。只有惺惺解怜惜,是斯文、未丧天公许。识字矣、者般苦。落红已葬燕支土。算杨花飘茵入溷,年年谁主。猿鹤形骸麋鹿性,未可久居亭墅。况臣是、孤生寒窭,衮衮诸公登台省,看明时、无阙须人补。不才者、义当去。
小古镜。唐代。项斯。字已无人识,唯应记铸年。见来深似水,携去重于钱。鸾翅巢空月,菱花遍小天。宫中照黄帝,曾得化为仙。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唐代。卢纶。寂寞过朝昏,沈忧岂易论。有时空卜命,无事可酬恩。寄食依邻里,成家望子孙。风尘知世路,衰贱到君门。醉里因多感,愁中欲强言。花林逢废井,战地识荒园。怅别临晴野,悲春上古原。鸟归山外树,人过水边村。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谁堪将落羽,回首仰飞翻。
沅州元夜同陈侍御观灯。明代。薛瑄。万里归来自帝朝,沅阳今是两元宵。诗从见月添新兴,人喜观灯得俊僚。北极星辰垂地远,南天瘴疠到春消。柏台风致清如许,梅蕊颁香入冻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