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隐堂二首

中隐堂二首朗读

《中隐堂二首》是宋代诗人鲍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隐堂二首

问舍知君困欲还,
才高那得卧南山。
由来甘井人争汲,
却恐心闲身未闲。

中隐堂是指一个隐居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鲍同的隐居之所。这首诗词通过问候诗人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当前境况的关切。

诗词的第一句话问道:“问舍知君困欲还”,意思是诗人询问朋友是否在艰难困苦之中,是否渴望回归。这里的“舍”指的是朋友的居所,诗人称呼朋友为“君”,显示了他们之间的亲近关系。

接着,诗人说:“才高那得卧南山”,意思是朋友才华出众,怎么可能安居在南山之间。这里的“才高”指的是朋友的才华出众,而“南山”则是隐居的象征,表示朋友应该在更宏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而不应该隐居。

下面两句诗表达了鲍同对朋友的赞美和期望:“由来甘井人争汲,却恐心闲身未闲”。这里的“甘井人争汲”指的是甘泉井边的人们争相取水,形容朋友的才华之盛。然而,诗人担心朋友的心思过于空闲,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他希望朋友能够忙碌起来,不要虚度光阴。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期望,他认为朋友具有才华出众的特质,应该勇于面对挑战,不应该安于隐居而放弃斗志。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要虚度光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鲍同

...

鲍同朗读
()

猜你喜欢

南望盐川五里途,煮来双井水成珠。朝朝集上薪为桂,六十余家卖尽无?

()

缥缈长天山影淡。认前村、维舟收缆。树绕垂藤,柴门篱落,灯火幽窗阴暗。

半隐陂陀临水占。挂凉蟾、寒光如鉴。西塞山边,烟蓑雨笠,消受风恬云敛。

()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

()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

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

居然汉代表遗民,犹向甘陵说党人。久矣泥涂嗟绛县,不妨渔钓老河滨。

花香元亮篱前酒,雨垫林宗野外巾。此日耆英谁得似,饮和先作一方春。

()

金莲池水起微波,士女年年桥上过。记得鲈塘秋雨歇,看人来往数青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