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渔家傲朗读
诗句一春浑漫与
纷纷红紫俱尘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风荡絮。
栏杆倚遍空无语。
毕竟春发何处所。
树头树底无寻处
惟有闲愁将不去。
依旧住。
伴人直到黄昏后。

《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是金朝时期段克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首诗句春天盛开,花红紫色尘土飞扬。
楼外垂柳千丝细,风吹絮花飘飘荡漾。
栏杆上倚立无言语,黄昏后闲愁不去住。
春天终究从何处来,树顶树底无踪迹。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傲然自豪之感。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花朵纷纷绽放,红色和紫色的花瓣像尘土一样飘扬。楼外垂柳如丝如细,微风吹动着飘舞的絮花。诗人倚立在栏杆上,无语凝望着这一切,黄昏降临后,他仍然陷入了闲愁之中。诗词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他不知道春天从何处来,无论是树的顶端还是树的底部,都找不到春天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他对春天的独特感悟。诗人以纷纷绽放的花朵和飘舞的絮花来形容春天的繁荣景象,将春天的盛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诗人自身的情感体现了一种闲愁的境界,他倚立在栏杆上,默默凝视着春天的景象,思绪飘忽。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迷惑,不知道春天从何而来,无论是树的顶端还是树的底部,都找不到春天的踪迹,这增加了诗词的神秘感和哲思性。整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段克己朗读
()

猜你喜欢

帘卷西山,水犀斜押,燕泥晨涴,浓荫覆满,蕊粉绿天弹破。

忆初时、豆蔻重含,春归不觉檀心颇。似芸辉堂静,紫绡微揭,帐垂人卧。

()

东井应天文,西京自炎汉。都城北斗崇,渭水银河贯。

千门旧宫掖,九市新廛闬。云生百子池,风起飞廉观。

()

寒日欲堕石射堋,环湖历历来渔灯。山下蕲王宋时墓,屹然穹碑镇山路。

太白天弧见角芒,金山京口又沙场。尔来兀朮方深入,帝在明州正待王。

()

古人渺何处,逸响超凡群。徙倚十尺堂,望古怀清芬。

嶙峋具仙骨,薜荔呈元文。幽禽乐涧阿,嘤嘤天际闻。

()

一丸微月破黄昏。卷定帘痕。划定炉痕。春归谁与试温存。

春瘦三分。人瘦三分。

()

凉月乍飞一点,小于帘底珊钩。恼人花外盼红楼。

已是兰灯吹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