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开元寺

集开元寺朗读

《集开元寺》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李攀龙。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阴拂层岑,
阴影流动,拂过山岭。
返照翳深谷。
反射的光芒映照在幽深的山谷中。

古寺入萧条,
古老的寺庙显得荒凉。
回岩抱幽独。
山岩环绕,寺庙孤独静谧。

梵影净香台,
僧侣的身影在清香的庙宇中。
钟声殷石屋。
钟声回荡在坚固的石室里。

绝壁栖禅诵,
僧人在陡峭的悬崖上诵经。
悬厓下樵牧。
悬崖下是放牧的樵夫。

秋花雨还瘦,
秋天花朵凋零而瘦弱。
老树霜逾秃。
古老的树木被霜冻脱落光秃。

寒泉可莹心,
寒冷的泉水清澈见底,使人心旷神怡。
白云况极目。
白云在远处飘荡,更加美不胜收。

登临客自佳,
登上山巅的游客自得其乐。
摇落时何速。
摇曳的落叶飘落速度多么迅疾。

蔬色荡腥膻,
山林的青葱色彩驱散了尘俗的气息。
苔光清简牍。
苔藓闪烁着幽绿的光芒,简洁而纯净。

新诗发神秀,
新的诗篇灵感激发,优美绝伦。
旧游耿初服。
回忆往昔的游历,仍然历历在目。

归来杖屦便,
回到家中,杖和鞋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伴侣。
老去烟霞伏。
年岁渐长,沉浸在云烟和晚霞之中。

高城出睥睨,
高城矗立,俯瞰四周。
灯火通林麓。
城中的灯火照亮了山林的脚下。

言旋转多兴,
言语的往来交流,充满了欢乐和兴奋。
后朝此同宿。
后来的朝代也在这里留宿过。

这首诗词描绘了开元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对山寺的描写,展示了宁静、孤独和幽深的意境。他描述了寺庙中的僧侣、钟声、禅修等元素,表达了对宁静与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秋花凋零、老树凋零等,突显了岁月变迁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转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朗读
()

猜你喜欢

陶君有五柳,更想桃花源。山回路转不知处,到今高士留空言。

太邱之后多君子,门前正对桃花水。嘉蔬名木本先畴,海志山经成外史。

()

绿发蟠云,看犀帘乍捲,约鬓芳馨。琼钗两行低卸,双亸蜻蜓。

兰烟蕙露,染湘发、金粉星星。回头重、盘龙明镜鸾,顾影梳掠蝉翎。

()

日落花梢,恹恹春倦何时省。纱窗又暝。黄月濛濛影。

没个商量,除是和愁等。罗衣冷。香阶红阵。燕子归期定。

()

千叶繁花映。几个疏篁静。不傍妆楼,不临书幌,只依苔径。

似旧家、姊妹隔江来,恰双双相并。

()

望里东蒙近,微茫草树遮。面城峰碍日,绕郭水鸣沙。

户尽缫桑茧,人多摘茗芽。曾闻鲁酒薄,村店一旗斜。

()

晓行残月在,杨柳数家村。远客怀乡邑,孤舟漾梦魂。

曰归仍泛梗,所适定谁门。不厌频来过,知君雅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