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歌六首

南征歌六首朗读

《南征歌六首》是明代诗人唐顺之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草木千山鼓角风,
将军牧马夜郎东。
灵台向夕占星色,
已报搀抢堕海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征战争的场景,并表达了将军出征的壮志豪情。诗人以草木千山的景象和鼓角声来形容南方的风势,暗示着将军带领着军队踏风而行。将军牧马夜郎东,意味着将军带领军队征服了远方的敌人夜郎国。灵台向夕占星色,表达了将军在夕阳下占卜星象,寓意将军具备睿智与预见未来的能力。最后两句表明南征的战斗已经开始,已经传来了战况的报道,暗示着战局正在发生变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雄壮的语言描绘了南征的情景,展现了将军出征的英勇气概和智略过人的一面。诗人运用大自然的景象和声音来烘托战争的紧张氛围,给人以军旅壮志的感受。通过描述将军牧马夜郎东,将军的威武形象得以展示,同时也表达了对敌国的征服和胜利的预期。诗人以灵台向夕占星色表现了将军的智慧和预见未来的能力,这种神秘的氛围增添了一种令人向往的色彩。

整首诗的气势恢宏,用词简练而富有力量感。通过将军南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崇敬,同时也展示了将军的智勇和决断力。这首诗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读来给人一种激昂奋进的感觉,彰显了将军南征的豪情壮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朗读
()

猜你喜欢

乱山深处有人家。细路欹斜。长松万树围茅屋,响寒涛、天际青霞。

曲涧平铺略约,飞泉高挂檐牙。

()

炉边促席围银蜡。兰舟准待明朝发。坐到五更钟。忽然归思慵。

六幺催未歇。故故飞觞急。休却眼前杯。玉人容易来。

()

峭帆亭外水,故道是交河。细土围高堰,平沙荡素波。

寻源通渤澥,别派合滹沱。却忆中山近,何从望翠螺。

()

雨过秋堂梦不成,旅人独坐夜凄清。竹梢露下鹤初警,墙角月明蛩有声。

旧恨每从灯底得,闲情只向笛边生。谁怜一掬穷途泪,独有陈留阮步兵。

()

封姨玉戏江天白,万里琼瑶厚盈尺。平林雕鹘偃不飞,大泽蛇龙卧难蛰。

街头跳掷嬉儿童,竹帚扫雪冲寒风。爬罗随手试抟弄,物态一一无雷同。

()

双飞去未能,月浸衣裳湿。秋焉静念之,劳生几时歇。

劳者本庸流,事事乏定识。朴愚伤于家,放诞忌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