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杂兴朗读

《杂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圣学律万世,
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
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
流弊固难行。
求圆能舍规,
鲁男乌可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学问和道德规范应当传承千秋,就像珍贵的玉石敲击出悦耳的金声一样。大贤者应该致力于改变陈规陋习,以和谐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名声。然而,智者也会思考自己的终极归宿,因为改变固有的弊端并不容易。作者呼吁求得完美的人要舍弃刻板的规矩,因为即使是鲁国的贤人也不应该轻视这样的选择。

赏析:
《杂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学问比作玉石、道德规范比作金声,以及提到大贤者的名声和智者思考自己的终极归宿。这些象征和比喻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意境。诗中的"圣学律万世"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学问的传承与延续的期望,"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则强调了大贤者应当以和谐的方式来改变陈规陋习,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名声。诗中的"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则是作者对求得完美的人的劝诫,提醒他们不要轻视舍弃刻板规矩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思考,旨在激励人们以和谐的方式改变陈规陋习,并思考自身的终极归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张镃朗读
()

猜你喜欢

大鲸搅海海神泣,草鸡干头海水白。洞天遗址水操台,台下怒涛捲寒石。

一朝碧眼坐江东,天下全师皆辟易。骨肉情多国仇深,杯酒从容兵权释。

()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

自分寒灰即溺馀,非君那得更吹嘘。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一上书。

大麓阳飙回宿草,岷江春水下枯鱼。丁宁未忍津头别,此去防身计莫疏。

()

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登坛多忼慨,谁复似臧洪。

()

三屯山势郁峥嵘,少保当年此建旌。名似北平临宿将,制如河上筑降城。

忠祠日落来山鬼,武库苔封蚀禁兵。一望幽燕人物尽,颓垣荒草不胜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