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晴获应喜而赋诗

祷晴获应喜而赋诗朗读

《祷晴获应喜而赋诗》是宋代冯伯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才通香火上高穹,
雨脚随收不见踪。
岂但五民保狼戾,
也缘造物相龙钟。
连山杮栗难胜摘,
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饱可期秋酿熟,
青山绿水即过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天气晴朗的祈祷,并对丰收之喜的赞美和期待。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人们的劳作,表达了对于丰收的期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们的劳作场景。首句描述了作者祈求晴朗天气的心愿,希望香火能够通达高空。接着,诗中表达了对于雨水的渴望,但雨脚却收不到,不见踪迹。这种描绘形象化地表达了对于丰收的渴望与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岂但五民保狼戾,也缘造物相龙钟”表示作者关注社会和人性的问题。他认为不仅五方的人民需要和平与和谐,而且整个自然界也需要保持平衡,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农作物和市场的景象。连山上的杮栗也难以摘取,市场上的禾麻也刚刚出现。这里描绘了农作物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于秋季丰收的期待。

最后两句“一饱可期秋酿熟,青山绿水即过从”表达了对于丰收的希望,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山川的景色也将随之改变。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和谐、丰收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冯伯规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于人类行为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雕阑细草,碧户红窗交荫。正轻暖轻寒时候,帘幕沈沈。

淡荡微烟,一天云影护芳林。几番风信,十分雨意,酿出花心。

()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

古树生浓阴,四顾山色暝。清溪罗众岫,苍翠无定影。

牵衣避榛林,直到无人境。置身崔巍间,远目已可逞。

()

雨濛濛,香细细,芳径絮铺软。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

者边才放莺声,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

()

如轮转机石,历碌向东皋。驱犊亦何急,平田敢告劳。

春塍萦似滞,沃壤腻于膏。水族堪供饷,倾樽醉蟹螯。

()

楼居制仿船居好,山槛风如水槛多。飘渺千峰翻翠浪,怒号万木吼苍波。

晴霞片片开帆影,禽鸟声声唱棹歌。闲拄一篙云外泛,青松白石任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