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佛回向偈

礼佛回向偈朗读

译文:
见闻获安隐,莫不信向心。
无论所见所闻,都能让人获得安宁,无一不是对自己内心的信仰。
是故我归依,愿普如世尊。
因此,我依靠佛法,愿成为像世尊一样的人。
甚深净戒聚,功德难思议。
佛法中的戒律非常深奥纯净,其功德难以言喻。
受者获安隐,福慧日夜生。
接受佛法的人能够获得安宁和隐蔽,福报和智慧日夜增长。
诸佛常护念,万地渐满盈。
诸佛常常保护并护佑众生,众生的福德将逐渐充盈满足。
六度四等意,普度诸群盲。
六度四阶即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普度众生的方法,特别是普度那些迷惑无知的人们。
手足初莫犯,节言慎所行。
不要伤害兄弟姐妹的感情,要节制言行。
常乐在定意,是真优婆塞。
常常保持乐于修行并追寻定境,就是真正尊贵的善男子。
质直离谄曲,常与贤圣俱。
正直无欺,远离阿谀奉承,常与贤明圣人为伴。
爱众犹养己,是名真苦萨。
像爱自己那样爱护众生,这才是真正具有慈悲之心的菩萨。

诗意与赏析:
这首《礼佛回向偈》以佛法为主题,表达了对于佛法的信仰和追求,以及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心态和行为准则。诗中着重强调了佛法的深奥纯净和其带来的福报和智慧。同时,也强调了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善行和修行的勤奋。诗中的“六度四等”是佛教中常常提及的六波罗蜜和四重福田,表明了修行者普度众生的愿望和努力。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修行者应该保持正直和避免谄曲,以及要爱护众生并与贤明圣人为伴。整首诗流畅优美,表述了佛法的深邃和修行者的追求,给读者带来激励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释遵式朗读
()

猜你喜欢

老树秋阴村路黯,残霞岭表夕阳红。人盘绝磴出云背,鸟堕寒烟没雨中。

入塞万山青露顶,穿林一磬响摩空。不应更恋浮生乐,好御泠然列子风。

()

危楼百尺临江渚,多少游人去不回。今日扁舟谁更上,洞庭波送一僧来。

()

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

旧雨西风卷。便重经、天荒地老,此情难遣。剩粉遗香留得在,两袖三生红泫。

谁擘破、同心珍茧。分付鲛人和泪织,一丝丝、扣入冰花浅。

()

端溪谁割紫云腴,万古文心向此摅。小心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

()

重来绝巘一攀缘,坏阁崔嵬起暮烟。山静鼪猱栖佛地,堂空龙象散诸天。

芟林果熟红椒后,入定僧归白鹤前。莫问江南身世事,残金兵火一凄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