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寺

妙峰寺朗读

《妙峰寺》是一首描写妙峰寺景色的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古。该诗以修道者在妙峰寺游览观赏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幻化浮生的疑惑和对清净宁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修径转岩阿,
曲折小径绕过山岩,
危亭临木杪。
高耸的亭台坐落在树木稀少的山顶上。

清明江练直,
水清明净如镜,
江水延伸直入远方,
紫翠山屏绕。
纵观四周,蜿蜒的江水像是被翠绿的山峦环绕着。

林蛮献厅秀,
树林茂密,花果繁盛,
景色秀美宜人。
图画极天巧,
山水画作技艺高超巧妙,
松杉韵轻风,
松柏树的韵律随风轻轻摇曳,
笙箫奏云表。
凤笙和箫声悠扬,似乎在奏响云端的音乐。

心知游鱼乐,
道者内心明悟,洞悉生活的乐趣,
目送飞鸿杳。
目送飞鸿远去,消失在远方,象征着追寻真理的人渐行渐远。

浮生黄粱梦,
世间的一切都像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幻事何时了。
诗人感叹这幻境何时才会结束。

惟应观胜妙,
唯有欣赏胜景的妙处,
坐可清纷扰。
只有在这里坐下来,才能摆脱纷扰,体会到清净宁静。

岂须登泰山,
不必登上泰山这样的高峰,才能欣赏到美景,
閒看诸峰小。
只要放松身心,随意地欣赏周围的小山峰就足够了。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妙峰寺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对现实幻化和修道追求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俗的厌倦,希望通过欣赏美景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真理。诗中以清明的江水、翠绿的山峦、韵律轻柔的松柏,以及奏响在云端的笙箫等意象,将妙峰寺的美景展现得生动而富有诗意。通过对浮生虚幻和胜景妙处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宁静与真理的认知和向往。整首诗词以清新平和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古

...

王古朗读
()

猜你喜欢

展卷吟怀放。叹斯人、文章歌哭,古今同望。岂止才华倾八斗,应是闲愁无量。

休更似、落梅凄怅。鹤背风高仙骨冷,剩人间、尘土诗魂葬。

()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

劳生百年内,患有人之形。一身归虚无,万念偏营营。

虽有贤智人,惟与忧患并。不能弃人纪,焉得辞天刑。

()

山拥黄扉壮,林开碧殿隈。雄风生虎腋,腥雾袭龙衣。

血浅雕戈劲,弧张利爪摧。桓桓争奏技,敛手有余威。

()

宗室屏藩重,朝端柱石崇。持身惟正直,应物本虚公。

青史经天略,丹心贯日忠。衔哀为作诔,难与述丰功。

()

手摘寒梅槛畔枝,新香细蕊上簪迟。翠鬟梳就频临镜,只觉红颜减旧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