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求笔迹

和人求笔迹朗读

《和人求笔迹》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麦光铺几净无瑕,
入夜青灯照眼花。
従此剡藤真可吊,
半纡春蚓绾秋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向他人请教书法时的情景。苏轼赞美对方的书法技艺,以麦光铺上的几行字迹来形容其墨迹的洁净无瑕。当夜幕降临,青灯照亮了纸上的字迹,使它们显得更加艳丽夺目。苏轼表示自己从此以后将以对方的书法为榜样,并以剡藤和春蚓、秋蛇来比喻自己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苏轼对对方书法的赞美和自己对书法的追求。通过对墨迹的描绘和对灯光的运用,诗人将书法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麦光铺几净无瑕,形容对方的字迹整洁无瑕,显示了诗人对对方书法技艺的钦佩之情。入夜青灯照眼花,将夜晚的灯光照亮字迹,使其更加明亮夺目,突出了书法的艺术效果。最后两句以剡藤、春蚓和秋蛇的形象,暗示了苏轼对书法的学习和追求,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像春蚓和秋蛇一样,能够更好地掌握书法的技巧和艺术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苏轼对对方书法的赞美和自己对书法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墨迹和灯光的描绘,使整首诗词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意境,体现了苏轼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冢宰官资贵,寅恭属亚卿。俱邀三命重,并列六曹荣。

操比寒潭洁,心同秋月明。所期庶政理,海宇日澄清。

()

长戈荡决,不如短兵。急呼亲戚,不如友生。弹我瑶瑟,拂彼绵丝。

音声雍雍,我当好之。我心如环,忧不可绝。朝兴夜眠,转喉卷舌。

()

南社群贤至,西湖雅集开。欢联新旧雨,更仰婕妤才。

韵事留孤屿,豪情付一杯。惭予抗尘俗,末座失追陪。

()

斜日层峦向晚晴,凉云低覆一村明。飞飞典叶暮蝉出,采采白蘋秋水生。

阔野泬寥成远思,薄寒萧飒析余醒。归途拌落昏鸦后,弱马轻鞭取次行。

()

学问淹通贯百家,文章绚烂灿如霞。龚黄政绩还堪拟,元白诗才蔑以加。

结纳名贤心自热,品题人物眼无花。常留此老为矜式,好慰吾乡众望赊。

()

使君万里归来后,转瞬河梁又别离。双屐踏残关塞路,一囊收尽古今诗。

沧江明月清尘抱,浊世牢愁托楚辞。两鬓星星人共老,豪情犹似少年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