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玉楼春朗读

《玉楼春》是一首宋代晏殊的诗词,描述了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相思的深切感受。通过描绘绿柳和芳草长满了长亭的路,诗人抒发了年轻人容易离开他人的情感态度。接着,他描述了在楼上醒来时听到的残余的梦幻般的钟声,以及在花下感受到的离别的情感,这是三月的雨水滋润着花朵。诗人感叹无情的离别并不像多情的相思那般痛苦,就像一寸丝线可以成千上万的缕一样,相思之苦无法计量。最后,诗人表达了相思之情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心灵深处,都无法摆脱。

赏析:
《玉楼春》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离别和相思的主题,体现了宋代词人晏殊才情的独特魅力。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细腻,绿杨和芳草长满了长亭路,营造出一个春天的氛围。作者通过描写楼头的残梦和花底的离情,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对离别的感受。诗的最后,作者以巧妙的语言描述了相思之情的无尽无穷,表达了他对思念之苦的深刻体验。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深的共鸣与感动。它揭示了人们在离别和相思中所面临的痛苦和无奈,以及这种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普遍性和持久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朗读
()

猜你喜欢

情网丝丝绾。问花神、飘香坠粉,是谁分判。才见花开花又落,不念惜花人惋。

禁不得、猛风吹断。总有游魂知旧路,奈匆匆、短劫韶光换。

()

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

()

斜风花外飘红雨。杜宇声中春暮。一棹冲波来去。芳草秦淮渡。

谁家亭阁临流处。日日鸾笙吹度。不是有人窥户。那用疏帘护。

()

饱吃香厨嫩蕨芽,也凭无事读《南华》。纸窗一线春风入,吹落瓶中供佛花。

()

久别几于消息断,重逢犹记道途閒。两山相忆秋同老,一夜刚随雨到山。

故旧何人堪共话,林峦有主暂投閒。乱流落叶声兼下,听彻寒扉不上关。

()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触石折轴,车轮无声。

白日欲落,风吹马鸣。远忆送者,此时到家。君意已息,我劳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