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朗读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时高丽使在都下,每至胜境,辄图画以归。

《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认识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留的腊月,烟波中勾勒着故乡的景色。
鸣銮自豪地昂首,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
请求与三韩的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通过描绘金马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金马客可能指的是驰骋在边塞的勇士或旅行者,他们的身影常常在苏轼的梦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接着,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的景象和烟波中勾勒出的故乡风景,这些景色勾起了苏轼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冰雪消融了腊月的残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烟波则是对故乡河流的描绘,通过这些景色的描绘,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身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翱翔。这里可以理解为苏轼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表达和展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朝鲜半岛的古代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眷恋和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凝祥池(一作:奉和凝祥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凝祥池(奉和凝祥池)
似知金马客,时梦碧鸡坊。
冰雪消残腊,烟波写故乡。
鸣銮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乞与三韩使,新图到乐浪。

译文:
看似熟悉金马的客人,时常梦见碧鸡坊。
冰雪融化了残存的腊月,烟波描绘着故乡。
鸣銮自豪地昂起,马儿长时间徘徊回翔。
请求与三韩使者交换,新的图画送到乐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赞美。

首先,苏轼以金马客的形象,暗示着他对旅行者或边塞勇士的羡慕和思念之情。那些金马客的形象经常在他的梦境中出现,让他更加思念远方的故乡。

其次,诗中描绘了冰雪融化和烟波的景象,这些景色勾勒出了他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融化的冰雪象征岁月的流转和新的开始,而烟波则描绘了故乡的河流景色。通过这些描写,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自己的自信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自豪地说,他的声音能够自鸣銮(古代君王出行用的车辆),马儿长时间地徘徊回翔。这可以理解为苏轼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自信和自豪,他的声音和才华能够自然地表达和展示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艺术交流和创作的渴望。他希望能够与来自三韩(指高丽、新罗、百济,即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家)的使者交换艺术作品,以此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新的创作构思。乐浪是古代朝鲜半岛的地名,也象征着远方和未知的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忆,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苏轼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更广阔世界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夜风威,灯晕疏窗微照。云母屏风,护罗帏寒峭。

黄花影里,数尽更筹多少。新愁旧闷,竟难忘了。

()

不信西湖在眼前,故人同上总宜船。耻居王后成新赏,驾勒刘回合放颠。

山冷便思携鹤住,官高未任伴鸥眠。西溪闻道宜招隐,卜筑何当共一廛。

()

五步一留连,十步一错愕。及来造兹顶,聊憩华严阁。

下俯群岭趋,岭翠纷上薄。阑干凌万仞,石海波浪作。

()

昔年清望动公车,此日耆英有几家。古注已闻传孟喜,遗文仍许授侯芭。

竹床排砚频添墨,石屋支铛旋煮茶。更说都城防寇事,至今流涕贾长沙。

()

风情减后闭闲门,襟尚馀香袖尚温。魔女不知侵戒体,天花容易陨灵根。

蘼芜径老春无缝,薏苡谗成泪有痕。多谢诗仙频问讯,中年百事畏重论。

()

穷日盲风可小休,穹楼寥夕暂舒眸。清光无改顽山丑,暗汐如将枉渚浮。

试遣微吟回夙尚,漫凭节物逭乡愁。人间鹏鴳真何限,乞示心源学至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