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作

立春後作朗读

《立春后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不忘记那些贫穷和偏僻的地方,
天空仿佛在思念着寂寥。
鸟儿的鸣叫知道季节的更迭,
池塘里的冰感觉消融了。
冷饼供奉新鲜的荠菜,
轻薄的皮袍换上旧貂皮。
丰收的年景没有困苦之忧,
邻居们相互邀请前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的特点。作者用"春不遗穷僻"来形容春天不会忘记那些贫穷和偏僻的地方,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和关怀是普遍而包容的。接着,作者用"天如念寂寥"来表达春天给人的感觉仿佛在思念着寂寥,这种思念可能是对冬季的离别,也可以理解为对遥远的寂寞之地的关注。

其次,诗中描绘了春天的变化。鸟儿的鸣叫是春天的标志,它们的鸣叫声表明季节的更迭,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池塘里的冰感觉消融了,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春天。

然后,诗中描述了人们的生活。作者提到"冷饼供新荠",冷饼是指冬天存放的食物,新荠则是春天的新鲜蔬菜,这里通过食物的改变来展现春天带来的美好变化。"轻裘换故貂"表明人们将轻薄的衣袍换上了旧的貂皮,这也是为了适应春天的变暖。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丰年无疾苦"表示收获的年景没有困苦之忧,暗示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生活。"邻曲递相招"描述了邻居们互相邀请的情景,显示了人们之间的友善和团结。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春后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生活变化。作者通过对比冬春的差异,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同时也传递了对边远地区和贫困人民的关怀。

整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示了陆游独特的文学风格。他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变迁。这首诗词寄托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冬来寒更剧,淮堰比何如。遥忆张平子,孤灯正勘书。

江山双鬓老,文字六朝馀。愁绝无同调,蓬飘久索居。

()

入室岩威冽,冬闺蜡炬残。香浮梅影瘦,云冻雁声寒。

指冷抛棋久,愁多借酒宽。深宵清不寐,拈韵坐更阑。

()

铝贝雕螺各尽功,陆离斑驳碧兼红。番儿项下重重绕,客至疑过绣领宫。

()

暮色落郊坰,行人望驿亭。落霞随日尽,飞鸟入烟冥。

村静人初息,途长马未停。龙泉栖止处,镫火已荧荧。

()

汉相经营地,孤城此日存。断碑横驿路,老树护关门。

天末回峰影,山根极水痕。晚风闻社鼓,报赛遍江村。

()

相逢频把袂,回首订交初。燃絮供分韵,擘笺试较书。

豪呼春酒暖,小话夜窗虚。依旧琴樽在,空劳叹索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