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湖石塘三首

过太湖石塘三首朗读

《过太湖石塘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转船头特地寒,
初无风色自生湍。
堤横湖面平分白,
水拓天围分外宽。
一镜银涛三万顷,
独龙玉脊百千蟠。
若为结屋芦花里,
月笠云蘘把钓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经过太湖石塘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湖水的变化和景色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才转船头特地寒,初无风色自生湍”这两句,描绘了船行至石塘时的景象。诗人用“特地寒”来形容湖水的寒冷,用“初无风色自生湍”来表达湖水波澜起伏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幻和力量。

接着,诗人描绘了堤横湖面的景象:“堤横湖面平分白,水拓天围分外宽”。这里,诗人用“堤横湖面平分白”来形容湖面的宽广和平静,用“水拓天围分外宽”来表达湖水的广阔和辽阔,展示了太湖的壮丽景色。

然后,诗人以太湖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镜银涛三万顷,独龙玉脊百千蟠”的景象。这里,诗人用“一镜银涛三万顷”来形容湖水波光粼粼的景象,用“独龙玉脊百千蟠”来形容湖中的石塘,展示了太湖石塘的壮丽和独特之处。

最后,诗人以太湖石塘为背景,描绘了“若为结屋芦花里,月笠云蘘把钓竿”的景象。这里,诗人用“结屋芦花里”来形容湖边的景色,用“月笠云蘘把钓竿”来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宁静和自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太湖石塘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曲曲银屏画折枝。檐花欲笑向伊谁。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

云满东山急雨霏,移觞对酌两依依。荒城野戍鸣秋柝,海峤孤臣冷葛衣。

醉后玄黄灯半烬,尊前风雨雁初飞。君看丰沛笙歌地,昔日高台今日非。

()

细谱桃园记。洒桃花、斑斑点点,染成红泪。欲借东风吹不去,难寄相思两字。

遍十二、栏干空倚。冰雪肌肤琼瑶想,引情丝、蹙损春山翠。

()

自隔慈颜杳,重临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养已无时。

恩念劬劳重,心惊岁月驰。朝来益为怆,抚序泪空垂。

()

芙蓉吐艳漙清露,杨柳垂条曳晚烟。几点凫鹥惊画桨,一湖风月载兰船。

枣悬硕果心皆赤,芡劈香包实本圆。揽得秋光游兴剧,清宵景物倍鲜妍。

()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