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朗读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已故的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而写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柏府公峨豸,
荆溪我把麾。
闻风无半面,
折简两相知。
偕掾胶投漆,
分襟云与泥。
楼成扁山浦,
洒泪欠题诗。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杨万里对已故的魏国文忠京公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提到了柏府公峨豸,指的是魏国文忠京公的官职和尊号。荆溪是指杨万里自己,他把自己的麾旗挥舞,表示自己对魏国文忠京公的敬意。

诗中提到“闻风无半面”,意味着即使听到风声,也无法看到已故的魏国文忠京公的面容。而“折简两相知”则表达了杨万里与魏国文忠京公的深厚友谊,即使在他去世后,他们之间的了解和默契依然存在。

诗中还提到了与魏国文忠京公一同工作的掾史,他们一起投入漆黑的工作中,分担了许多辛劳。同时,诗中也表达了杨万里对魏国文忠京公的思念之情,他在楼上望着扁山浦,洒下了悲伤的泪水,却无法写下悼词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杨万里对魏国文忠京公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描绘柏府公峨豸、荆溪把麾等细节,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默契。诗中的抒情语言和意象,使人感受到了杨万里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朋友的深情告别,没有过多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这种朴实而真实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词更加贴近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杨万里对已故的魏国文忠京公的深深怀念之情,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默契。这首诗词以其朴素而真实的表达方式,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挽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胜侣忽相引,扁舟泛碧湖。江山今古在,身世水云孤。

法乐自清妙,禅心宁有无。爱兹泉石好,还约饭秋菰。

()

万木森初夏,清阴昭令颜。水从山曲折,人与石潺湲。

细雨不时洒,斜阳一角殷。不知谁是客,赤壁荡舟还。

()

呼女伴。斗草斗花轮日换。相约罗衣同浣。略嫌天气暖。

几摺才开筠扇。莫教题便满。空却回文一半。有人亲落款。

()

肃步投禅寺,焚香展御容。人间垂法象,天宇出真龙。

隆准符高帝,虬髯轶太宗。扫除开八表,荡涤剪群凶。

()

皇山断矗丰碑卧,再拜重寻古棘门。岂有衣冠藏冥漠,尚余弓剑禅乾坤。

天空祀庙蛟龙入,岁晚郊原雨露繁。陵寝只今俱寂寞,一杯谁并让王尊。

()

不是哀梨不是楂,酸香滋味似甜瓜。枇杷不见黄金果,番檨何劳向客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