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

秋虫朗读

《秋虫》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的虫鸣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蝉哀落日恰才收,
蛩怨黄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头摠白,
不知替得二虫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傍晚时分的虫鸣声为题材,通过描写蝉和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

首句“蝉哀落日恰才收”,描绘了蝉在傍晚时分停止鸣叫的情景。蝉的鸣叫声在夏季是常见的,而秋天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结束,蝉的鸣叫也随之停止,这种转变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蛩怨黄昏正未休”,描述了蛩虫在黄昏时分仍在哀怨地鸣叫。蛩虫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它们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似乎在抱怨黄昏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催得世人头摠白,不知替得二虫愁”,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考。这里的“世人”指的是人类,而“二虫”指的是蝉和蛩。作者通过对比,暗示人类在秋天的到来时,会感到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匆匆,而虫鸣声则是秋天的声音,它们似乎也有着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以虫鸣声为线索,通过对蝉和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诗中的虫鸣声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君不见干将镆铘世必用,祖龙作计徒销兵。首山赤铜跃大冶,牝牡变化韬玄精。

当时铸此岂无意,擎出欲刬君山平。遂令造物忌刻削,埋垢千载无知名。

()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

疏云漏微雨,方霁月已白。垂竿夕未归,独坐忘机客。

斜看孤鹭飞,点破遥江碧。

()

羲仲殷东方,伶伦和律管。阴崖见白日,黍谷回春暖。

柔橹下流凘,轻车度危栈。草木皆欣欣,不觉韶光晚。

()

金釭花烬月如烟,空损秋闺一夜眠。报道妆成来送我,避卿先上木兰船。

()

青葱大叶似枇杷,臃肿枝头著白花。看到花心黄欲滴,家家一树倚篱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