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瀛台二首

蓬瀛台二首朗读

《蓬瀛台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冥不尽海茫茫,一望蓬瀛去路长。
译文:蔚蓝的天空与无尽的海洋相接,远远望去,通往蓬瀛的道路漫长。

诗意: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遥远的地方,蓬瀛台,它位于海的尽头,与无垠的海洋相连。诗人通过描绘广阔的天空和海洋,表达了蓬瀛台的遥远和神秘之处。蓬瀛台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它的存在超越了现实世界的局限,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赏析: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青天和无尽的海洋,营造出一种辽阔、神秘的氛围。蓬瀛台被描绘为一个遥远的地方,它的道路漫长,需要经历千山万水才能到达。这种遥远和艰难的旅程,象征着人们追求理想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诗人通过诗词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失望。

诗词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秋信解凭诗客寄,春心长为楚魂伤。秋天的来临,使得诗人感到寂寞和孤独,他将自己的思念和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人。春天的到来,却让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他的思念和情感如楚国的魂魄一般受到伤害和折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无奈。诗人形容四周的山峦如画,但兴废千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辉煌。蓬瀛台已经荒废,被荆棘覆盖,使得台倾人满目。诗人听到琴声,却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眼泪湿透了衣襟。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曲曲银屏画折枝。檐花欲笑向伊谁。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

崚阁俯清州,凭栏极远眸。云迷三淀水,日落九河流。

独倚晴空外,真宜最上头。振衣风浩荡,长啸兴偏遒。

()

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闲官道力初成。任东华人笑,大隐狂名。

侥幸词流云集,许陪坐、裙屐纵横。看花去,哀歌弦罢,策蹇春城。

()

夹竹初花,游鱼照水。爱一种、天生纤媚。薜荔墙阴,鞦韆架底。

惹燕燕、莺莺为他憔悴。

()

雪痕深,梅信浅。纸阁夜微暖。多病文园,辜负绿樽满。

晓风残月歌成,桃鬟何处,且自拍、红犀轻扇。

()

客许真无定。乍重逢、劳劳亭下,片帆思逞。且尽临分杯中物,小住长干烟艇。

猛记得、春深三径。朱沈风流双点笔,井桐花、嫩拂斜阳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