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怀古

三乡怀古朗读

诗词:《三乡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张耒

清洛东流去不还,
汉唐遗事有无间。
庙荒古木连空谷,
宫废春芜入乱山。

南陌絮飞人寂寂,
空城花落鸟关关。
登临几度游人老,
又对东风鬓欲斑。

中文译文:
清澈的洛水东流不回,
汉唐的遗事有无尽的间隔。
废弃的庙宇,古老的树木连成空谷,
废弃的宫殿,春天的草花入侵乱山。

南边的道路上,飞絮四处飘扬,人们寂寞无声,
空城中的花儿凋零,鸟儿不再歌唱。
几度登临这里的游人已经苍老,
再次面对东风时,发鬓已经斑白。

诗意和赏析:
《三乡怀古》是张耒所作的一首怀古之作,通过对古代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景象的观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以洛水为背景,洛水是古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它见证了汉唐时期辉煌的历史。然而,洛水东流,不再回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不可逆转,过去的辉煌事物已经远去,只能留下遗迹和回忆。

诗中提到的庙宇和宫殿废弃,古木连成空谷,春花入侵乱山,描绘了荒凉和衰败的景象。这些废墟和荒山,曾经是繁华和富饶的象征,如今却荒废不堪。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诗中还描绘了南陌絮飞的景象,这里可以联想到人们离散的形象,暗示着人们的寂寞和无声。空城中的花儿凋零,鸟儿不再歌唱,进一步增强了荒凉和寂寞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登临游览者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游人登临几度,已经年老,再次面对东风,发鬓已经斑白。这句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首诗以悲凉的笔调描绘了过去辉煌的时代逝去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慨。通过描写废墟和衰败的景象,以及寂寞和苍老的人物形象,诗人唤起了读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曲尘罗障锦如云。杨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扫最为尊。

虢国夫人。

()

判谢却韶华。细雨梨花。女郎山下梦还家。六亩屏欹三径掩,不似天涯。

庭树欲栖鸦。渐暝窗纱。四弦何处拨琵琶。拍遍伊凉惊入破,飒飒风沙。

()

一雁度汾河,河边积雪多。水枯清涧曲,风落介山阿。

塞上愁书信,人间畏网罗。覆车方有粟,饮啄意如何。

()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

残镫一点爇孤檠,门外萧萧落木声。风动庭梅疏影乱,露凝修竹暮寒轻。

支离瘦骨惟供病,牢落愁怀岂为情。此夜酒醒魂断处,半帘明月梦无成。

()

又值东风散柳丝,那堪嘹呖雁声悲。春阴酿雨欲来候,旅夜怀人乍醒时。

我梦江南游未得,汝归蓟北究何为?最怜禁阙蓬瀛里,松岛沙堤任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