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见新叶

双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见新叶朗读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双槐晚秀三月一日初见新叶》

东皇无处着繁华,
亦复分张到我家。
他日老苍悲败枾,
今晨嫩绿出新芽。

秃翁承弁纤纤发,
村妇萦鬟草草花。
桃李蹊中人绝迹,
绿阴门巷正藏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耒创作的,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中以双槐树为主题,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诗的开头两句“东皇无处着繁华,亦复分张到我家。”意味着东皇槐树并非栽种在繁华之地,却偏偏生长在了我的家园。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家园虽然不是富丽堂皇,却有一棵茂盛的双槐树,给人以喜悦和美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他日老苍悲败枾,今晨嫩绿出新芽。”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枾指古代的一种大树,老去的枾树凄凉悲哀,而今晨的双槐树却嫩绿出新芽,焕发生机。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传递了希望和新生的意象。

下面的两句“秃翁承弁纤纤发,村妇萦鬟草草花。”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秃翁指年老秃顶的人,承弁则指年轻人,年轻人的头发茂盛而纤细。村妇是农村的妇女,萦鬟指头发盘绕在头上,草草花则表示头发散乱。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年轻与老去、精神与衰老之间的对比,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最后两句“桃李蹊中人绝迹,绿阴门巷正藏鸦。”描绘了人事的变迁和城市的衰败。桃李蹊指桃李树下的小径,人绝迹表示人们的离去。绿阴门巷则指被绿色树荫遮蔽的门巷,藏鸦则表示城市的冷清和荒凉。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更迭中城市的变迁和寂寥。

整首诗以双槐树为线索,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和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写,展示了生命和社会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透露出对新生和希望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喓喓虫语报西风。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

曲尘罗障锦如云。杨家姊妹承恩。蛾眉淡扫最为尊。

虢国夫人。

()

露冷霜高起暮砧,六张五角费沈吟。春蚕自缚全身茧,秋雁终存万里心。

可奈红墙凉汉迥,谁怜翠袖晓寒侵。年来亦有消愁处,镫在檠时酒乍斟。

()

御园西郭外,初夏景堪娱。金线遮桥柳,浓阴夹道榆。

麦翻千顷浪,鱼跃半池珠。雨后平芜绿,尘清辇路濡。

()

村庄驻辇省农田,共庆西成惠泽宣。雷绕千峰明远电,雨倾四野响飞泉。

博山香爇余烟袅,龙井茶敲活火煎。几杵钟声云外杳,顿令心地觉超然。

()

暮雨一帘初卷,东风万卉齐芳。隔林渔火明灭,沿溪笛韵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