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秀宫

大秀宫朗读

《大秀宫》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笥山前大白峰,
望仙桥下水溶溶。
前溪流水后溪月,
五步白云三步松。
半夜佩环朝上阙,
插天楼阁度疏钟。
梦余彷佛钧天奏,
如在蓬莱第几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仙境般美景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峰、桥梁、水流、月亮、云彩和松树等元素,营造出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赏析:
诗词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并融入了自己对仙境之地的向往之情。下面是对诗中的几个关键词的分析:

玉笥山、大白峰:玉笥山是一个山名,大白峰是山上的一座高峰。诗人以山峰作为描绘自然景色的起点,表现出山高景远的气势。

望仙桥:这是一个桥梁的名字,位于山前。桥梁象征着通往仙境的通道,诗人通过描绘桥梁传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水溶溶:形容桥下的水流,给人以柔和、温润的感觉。

前溪流水后溪月:描绘了溪水和月亮,展现出山水交融的美景。

五步白云三步松:描绘了云彩和松树,表达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半夜佩环朝上阙:诗人在半夜的寂静中听到佩环声声回荡,意味着诗人身处皇宫之中,感受到一种庄严和神秘的氛围。

插天楼阁度疏钟:描绘了高耸入云的楼阁,以及从远处传来的钟声。表现出宫殿中的壮丽和庄重。

梦余彷佛钧天奏,如在蓬莱第几重:诗人在梦中仿佛听到天人之音,感受到蓬莱仙境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的幻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美景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间境界的独特感悟,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欣赏到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篮舆一径入云深,两两明镫过树林。吹面不嫌山气冷,满天星斗压春岑。

()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

日角膺符早,天枝主鬯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

旧国仍三亳,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

()

王气开洪武,山河拱大明。德过瀍水卜,运属阪泉征。

赤县名三亳,黄图号二京。

()

一代功令开,一代人材起。虽生云礽朝,实增祖宗美。

日开国之留,其言在青史。何代无先君,何时无哲士。

()

庞眉名与段公齐,一脉东原高第题。回首外家书帙散,大儒门祚古难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