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尚书挽词二首

丁尚书挽词二首朗读

《丁尚书挽词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凤跸游汾曲,
非态得传人。
闺台尤显重,
训诰愈深游。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凤凰车驾游览汾水之曲线,
非常态之人得以传承。
宫闱之台尤为重要,
受到教诲和勉励更加深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丁尚书的挽词之情。丁尚书是司马光的朋友,他在官场上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尚书,担任重要职务。诗中的凤跸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而汾曲则是指汾水的曲线。这里以凤凰车驾游汾曲来比喻丁尚书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和荣耀。

诗中提到的“非态得传人”意味着丁尚书并非凡人所能比拟,他具备非凡的才能和品德,值得被传承和效仿。而“闺台尤显重”则强调了丁尚书在宫闱之中的重要地位,他受到了皇帝的特别重视和赏识。

诗中还提到了丁尚书受到的训诰愈加深入,这表明他在官场上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他参与了黄阁论道,侍奉紫宸,这些都是指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重要贡献。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丁尚书的不满和遗憾之情。诗末两句“如何天不憩,志业未全伸”表达了作者对天命不公和丁尚书志向未能完全实现的遗憾之情。这可能暗示了丁尚书在官场上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丁尚书的赞美和遗憾,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官场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

猜你喜欢

尘事惜萦牵。再到花时又一年。佳会自应多韵事,相连。

遮莫红妆绿柳边。

()

天道有盈虚,智者乘时作。取果半青黄,不如待自落。

始皇方侈时,土宇日开拓。海上标东门,长城绕北郭。

()

铁板沙连到七鲲,鲲身激浪海天昏。任教巨舶难轻犯,天险生成鹿耳门。

()

塞北开行殿,窗临万壑松。云封双塔岭,烟锁磬锤峰。

飘渺层峦接,盘回曲径重。红尘难到处,何事不从容。

()

芙蓉吐艳漙清露,杨柳垂条曳晚烟。几点凫鹥惊画桨,一湖风月载兰船。

枣悬硕果心皆赤,芡劈香包实本圆。揽得秋光游兴剧,清宵景物倍鲜妍。

()

门巷萧条掩薜萝,雪花纷藻带烟拖。疏慵分拟袁安卧,宴赏遥怜太傅歌。

南阮酒狂应洒落,西园诗思近如何?梅花他日礼台路,肯共奚囊策蹇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