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

次韵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朗读

《次韵和永叔夜坐鼓琴有感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坐下弹奏玉琴,
琴音和指法相随。
不辞反复地弹奏,
只是懊悔世人少有所知。
知道你喜欢陶渊明,
在全身破败的时候。
有琴却不弹奏弦乐,
与世俗的行为不同。
静静地获得真正的趣味,
甚至没有言语的期待。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夜晚坐下来弹奏玉琴的情景。他的琴音与指法相得益彰,他不辞辛劳地反复弹奏,但他感到懊悔的是,世人对这种美妙的艺术形式了解甚少。然后,作者提到了陶渊明,表达了对这位喜爱自然和清静的文人的敬慕之情。他认为,即使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衰弱不堪,仍然有琴却不弹奏,与世俗的行为不同。最后,作者表达了他通过弹琴获得的真正趣味,这种趣味静静地存在,甚至没有言语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弹奏玉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琴音与指法的相互呼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对世人对这种美妙艺术形式的冷漠感到懊悔,认为世人缺乏对琴音的真正理解与欣赏。作者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心灵寄托,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的敬仰和追随。他认为,陶渊明在身体衰弱的时候仍能保持对自然和清静的追求,与世俗的行为不同。最后,作者通过弹琴获得了真正的趣味,这种趣味超越了言语的表达,是一种静谧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琴音与指法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世人缺乏对琴音理解的懊悔。同时,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清静和超越世俗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内敛而深沉,通过对琴音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言语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落帆亭下换花船。柔橹轻于箭。三塔红窗霎时见。

过城弯。

()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

漠漠云元际,茸茸草渐齐。花繁从径窄,溪涨觉桥低。

捎堞巢梁燕,衔鱼没浪鹈。偶来松下坐,斜倚看浇畦。

()

性静涵真趣,澄观宇宙中。未离人境外,顿觉俗情空。

有色穿帘月,无心过竹风。一声长啸罢,俯仰浩靡穷。

()

年年人日卧烟萝,薄酒浓斟醉欲酡。向月夜寻枯衲语,趁墟人聚古田歌。

看云遥向孤峰远,策蹇时怜野老过。劳我关心村畔柳,春来烟水更如何?

()

代郡风霜重,前年暂驻帷。裳沾西望涕,缄寄北征诗。

陇水沙飞处,常山日隐时。古来伤别地,旷览足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