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霁望岐笠山

新霁望岐笠山朗读

《新霁望岐笠山》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岐笠山后的景色和感受。诗中通过对山势、天气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登山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山峦的壮丽和自然景观的美妙。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1.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北望时的视野。"北望直百里"表示作者的视线能够直接望到百里之外的地方,显示了山势的高峻。"峨峨千仞青"形容山峦高耸入云,青翠欲滴。

2. "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
这两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断虹迎日尽"形容雨后出现的断虹,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消散,意味着雨过天晴。"飞雨带龙腥"则表达了雨水飞扬的姿态,伴随着山间的清新气息。

3. "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
这两句表现了山谷和阳光照射下的山峰。"阴壑烟云畜"描绘了山谷中笼罩的烟云,给人以神秘和寂静之感。"阳崖草木灵"则形容阳光下山崖上的草木生机盎然,充满生气。

4. "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登上山峰的喜悦和心境。"登临终不厌"表示即使多次登山,也不会厌倦,反而更加喜欢。"时许到兹亭"意味着在这个时刻,作者到达了望山亭,这是一个可以欣赏景色的地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登山的兴趣。同时,通过描写山与水、天与地的交融,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这首诗词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海上乘槎客,年年八月来。每逢佳节至,长得草堂开。

老桂香犹吐,孤鸿影自回。未论千里事,一见且衔杯。

()

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极目皆榛莽。

寒潮荡落日,杂遝鱼虾舞。饥乌晚未栖,弦月阴犹吐。

()

枯藤络危石,略彴不可渡。渔路淡如烟,烟中有人住。

忽闻欸乃声,长短自成句。棹入明月湾,幽村隔云树。

()

危坐眼渐明,夜久炉烟直。回肠一气清,饥人畏茶力。

相看逐微末,穴鼠饮砚滴。

()

此生竟体有芳兰,分袖仍馀一握寒。长夏岂堪清昼寂,今年犹觉别时难。

山头日出城中语,渡口人喧阁上看。觅得蠡湖波上句,缄情应与寄琅玕。

()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