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阳和欲行舟者

亢阳和欲行舟者朗读

诗词:《亢阳和欲行舟者》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
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
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
为坛割舒鴈,盘血陈水汭。
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涗。
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
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
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
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
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

中文译文:
《亢阳和欲行舟者》
春秋时期,闵雨编写了《春秋书》,其中记载了先王的制度。
有意向百姓传达,山川无不举行祭祀。
如今眺望云霓,蔚蓝的天空无一丝云翳。
我为了坛场而割取鴈羽,盘血陈设水汭。
在那个时候,我非常虔诚,祭祀时必亲自润湿礼器。
黄昏时有微弱的阴影,突然间又恢复明朗。
我听说过先儒的言论,阳光骄傲无法被遮蔽。
此时我系在穹庐之下,自己的力量安排何去何从。
宣王说过汉诗,却未能鉴察上帝。
遗憾的是没有一艘舟船可以荡涤心灵,只能空自思念跃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对春秋时期的传统祭祀制度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和力量的思索。

诗中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祭祀场景,展示了古代社会的庄重和虔诚。作者以亢阳之地为背景,描述了青天高远、无云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诗中提到割取鴈羽、盘血陈水汭等祭祀仪式的细节,突显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虔诚。

在祭祀仪式之外,作者还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力量的思考。诗中提到阴影和阳光骄傲,反映了人生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作者抒发了对于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的疑问,思考个人的存在意义和命运的不可抗拒。

整首诗以古代的祭祀场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制度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力量和命运的无奈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结交乐昕暮,语默论深契。午夜供清茶,微言屑风桂。

妙处辄粲然,纵脱无根蒂。仰首望青霄,莫遣浮阴蔽。

()

海棠倦倚东风重。梨花共结同心梦。阶下自徘徊。苔侵金缕鞋。

春光深几许。共坐花前语。风动柳毵毵。花酣酒亦酣。

()

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

()

相逢怕觅闲文字,替卿疗可春病。难道才人,风风雨雨,埋却半生幽恨。

维摩消损。有如愿天花,泥人出定。一样中年,万千心绪待重整。

()

仙书不识王次仲,石室曾见蔡少霞。羁身尘网苦束缚,何从袖里藏青蛇。

麻姑遗蜕独缥缈,沧桑那复看扬沙。尘氛蕴隆日色恶,尺霖艰涩停龙车。

()

道人庐舍白云封,日日携琴过听松。香雪一窝明月夜,吟声遥度九龙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