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青阳驿使风

过青阳驿使风朗读

《过青阳驿使风》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应怜逆旅,乞与顺风初。
不假卒添力,任从帆自惭。
燕搀舟尾健,鷁漱水花余。
会与王都近,何须问疾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人向上天祈求顺风的情景。诗人自称是逆旅,表示自己是一个逆流而行的旅人,希望上天能怜悯他这个逆行者,赐予他顺利的风。诗人表示自己并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要有顺风的帮助,他就能自行驾驶帆船前行。他比喻自己像燕子停在船尾,翅膀轻盈有力,像鷁鸟洗涤水中的花瓣一样自在。最后,诗人表示他即将到达王都,不需要再慢慢行进,也不需要询问路程的远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旅途中的景物。诗人以自己作为逆行者的身份,向上天祈求顺风,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逆境的克服之力的自信。诗中运用了燕子和鷁鸟的形象来比喻自己,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自由自在的精神态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和对时间的不耐烦,这种情感通过简练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词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乘风破浪的决心。通过描绘逆旅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追求自由和力量的心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逆旅的形象和旅途中的景色,给人一种豁达、积极向上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乐观主义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

()

崚阁俯清州,凭栏极远眸。云迷三淀水,日落九河流。

独倚晴空外,真宜最上头。振衣风浩荡,长啸兴偏遒。

()

窃禄成濡滞,离家有岁年。每听连夜雨,更忆对床眠。

任性难谐俗,谋身拙信天。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

()

春水平湖绿映堤,六桥芳草正萋萋。东风不为游人待,催尽桃花衬马蹄。

()

吾家有奇石,乃是松所化。空谷几千春,移来傍亭榭。

园林从此多清氛,苍藓玉节依然存。日斜窗外满寒翠,月明帘下留层云。

()

匹马南郊故道遥,秋来行旅倍萧条。看花一路礼台近,细雨斜风过草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