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博遗浙姜建茗

李国博遗浙姜建茗朗读

《李国博遗浙姜建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品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这首诗词以茶叶为主题,通过描绘茶叶的制作过程和品茶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中提到了吴姜和吴糟,越茗和越箨,这些都是与茶相关的词语。吴姜是指江苏吴县的姜,吴糟是指江苏吴县的糟,这里描述了茶叶的制作过程。越茗是指浙江越州的茶叶,越箨是指浙江越州的茶叶包装。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对茶叶的熟悉和对制作过程的关注。

诗词中还提到了咀辛、案杯、味可奴酪,这些词语描述了品茶的过程和茶的味道。咀辛指品尝茶叶的辛辣味道,案杯指放置茶叶的杯子,味可奴酪则形容茶的味道醇厚。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茶的品味和享受。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诗中提到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对茶的热爱和对物质财富的淡漠,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不屑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茶叶的描绘和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一曲瑶琴为我弹。北风烈烈指头寒。想见秋江残照里。

烟水。联翩雁影下空滩。

()

尘事惜萦牵。再到花时又一年。佳会自应多韵事,相连。

遮莫红妆绿柳边。

()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燄。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

苦鹤瑶天泣。洒秋风、苍崖窅窅,冷薶残魄。果是忧昙才一见,已见冰霜高节。

谁更写、愁红怨碧。剩得缠绵词一卷,唱秋坟、山鬼应啼血。

()

东南词赋。屈指尊前数。雨打风吹潮卷去。依旧能狂只汝。

叩君画里禅关。忆侬梦里烟鬟。何日两枝玉笛,双双吹入春山。

()

来牟异地谷,种之在秋时。历冬复历春,刈当仲夏期。

雨雪傥不足,荒芜致农悲。今年尚丰稔,始得疗岩饥。

()